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对降低中职生自卑水平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3:24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对降低中职生自卑水平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职生 自卑 积极心理 团体辅导 访谈


【摘要】:中职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进入社会,需要更早面对社会压力,他们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素质普遍低的问题日趋严重。由此产生的学生畏学、厌学、不良行为和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增多,教师难教、厌教、学校难以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而自卑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本研究结合心理学理念根据中职生自卑情况调查结果对Ⅱ类型和Ⅲ类型自卑水平的学生实施团体辅导,并对Ⅲ类型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充分发挥团体辅导的社会支持作用,,这样既扩展积极心理学技术理论与应用范围,也可以通过团体训练和团体任务来帮助团体成员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自我认同感,降低自卑水平,学会面对问题时能够用更积极的方式去应对。 本研究结构主要分为文献综述、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设计、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干预实验、可操作的教学建议等四大部分。除文献综述外,本研究重要探讨了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的具体技术,中职生自卑类型及原因,利用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降低中职生自卑水平的干预研究的方法和操作规范。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等。统计方法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等;同时,为补充量化分析的不足,对访谈资料还进行了质性分析。研究的结论有:1.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和过早断定造成自卑这两类学生占到总数92%. 2.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降低中职生自卑水平有非常明显效果。结合访谈法能够降低中职生的自卑水平,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团体辅导指明了方向。 3.后期通过QQ聊天,电子邮件的方法调查,学生延续了在团体辅导中学到的很多积极的体验。 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加以讨论分析,提出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很多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 自卑 积极心理 团体辅导 访谈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引言12-13
  • 1.1 问题的提出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2.文献综述13-18
  • 2.1 自卑13-14
  • 2.1.1 自卑的概念13
  • 2.1.2 关于自卑的理论基础13-14
  • 2.2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14-18
  • 2.2.1 积极心理学14-15
  • 2.2.2 团体辅导15-18
  • 3.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18-22
  • 3.1 团体名称18
  • 3.2 团体性质18
  • 3.3 团体规模18
  • 3.4 参加对象18
  • 3.5 团体活动时间和地点18
  • 3.6 团体目标18-19
  • 3.6.1 团体总目标18
  • 3.6.2 阶段性目标18-19
  • 3.7 设计依据19
  • 3.7.1 以积极心理理论为基础的设计19
  • 3.7.2 在团体中加入“榜样”19
  • 3.8 团体辅导设计思路19-20
  • 3.8.1 积极认知19-20
  • 3.8.2 积极的情绪体验20
  • 3.8.3 积极的人格品质20
  • 3.8.4 发展中的现实问题20
  • 3.9 评估方法20-22
  • 3.9.1 量性评估20
  • 3.9.2 质性评估20-22
  • 4 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对降低中学生自卑水平的干预实验22-30
  • 4.1 目的22
  • 4.2 方法22-23
  • 4.2.1 被试的选取22
  • 4.2.2 研究工具22-23
  • 4.3 研究过程23-24
  • 4.3.1 团体辅导前的准备23
  • 4.3.2 团体辅导后的处理23-24
  • 4.4 实验设计24-25
  • 4.4.1 实验设计思路24
  • 4.4.2 自变量24
  • 4.4.3 因变量24
  • 4.4.4 质量控制24-25
  • 4.5 实验数据处理25
  • 4.6 实验结果分析25-29
  • 4.6.1 量化数据分析25-27
  • 4.6.2 团体辅导效果质性资料分析27-29
  • 4.7 对实验过程的分析29-30
  • 5.总讨论30-35
  • 5.1 中职生自卑心理的现状30-31
  • 5.2 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对中职生自卑心理的影响31
  • 5.3 个案访谈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31-32
  • 5.4 带领类似对象团体辅导的启示32-35
  • 5.4.1 带领类似对象团体辅导的操作规范32-33
  • 5.4.2 带领类似对象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33-35
  • 6 教学建议35-37
  • 6.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高中职生整体心理建康水平35
  • 6.2 帮助学生用补偿作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35
  • 6.3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中职生自卑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教育35-37
  • 6.3.1 对于Ⅱ类的学生要引导其不断去完善自己35
  • 6.3.2 对于Ⅲ类型的学生要引导客观看问题,鼓励正面归因35-36
  • 6.3.3 对Ⅳ类学生要培养正确的,积极的自我意识36-37
  • 7 结论37-38
  • 8.总结与展望38-39
  • 8.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8
  • 8.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38
  • 8.3 对本研究的展望38-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俭;高山冰;张子兰;温博;;中职生个体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7期

2 陈海贤;陈洁;;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蒋苏芹;苗元江;;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陈燕飞;苗元江;王青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希望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李向阳;诺敏;杨伊生;;大学生自信心团体辅导的实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8 李翔;;中职生自卑心理分析与矫正案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6期

9 王磊;陈旭;吴晓亮;;希望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4期

10 张连葵;;音乐治疗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667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7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