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5:23

  本文关键词: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智能手机 微学习 结构模型 过程模型 社会性媒体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手机开发成本的不断降低,促使智能手机的拥有量急剧攀升。其智能应用、商用服务和游戏娱乐为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智能手机作为新媒体工具映入微学习研究者的视野。智能手机的移动性、智能化、运算能力、携带方便、多媒体显示等特点为随时随地利用片段时间快速学习的微学习目标的实现创建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微学习不仅仅是技术引起的个性化学习的满足和学习形式的简单变革,其内涵在于学习个体如何突破传统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在微型媒介的支持下,利用人类“联结和再造能力”实现对微内容的主动联结,培养学习者在信息社会中非正式学习能力。 本文在研究微学习内涵与理论基础之上,首先结合智能手机特点提出微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根据科技接受模型(TAM)分析智能手机用于微学习的可行性,以确定学习者对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的接受情况;其次从问题出发确定支撑基于智能手机微学习设计的基础理念;再次,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微学习的结构模型,从知识管理角度分析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的四要素,以此构建其过程模型,并进一步微化学习活动步骤;最后利用行动研究验证对智能手机微学习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微学习的研究要立足于真实的学习情景,创设可行的、有良好体验度的学习环境。本文的特色之处在于:系统的提炼了微学习的构成因素,形成结构模型;以个人知识管理角度建立微学习的过程模型,并提出利用社会性媒体作为管理平台开展微学习;依据活动理论层次结构设计微学习活动步骤,使活动设计清晰易行。
【关键词】:智能手机 微学习 结构模型 过程模型 社会性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N929.53;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现状分析9-11
  • 1.2.1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现状9-10
  • 1.2.2 微学习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3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2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概述13-20
  • 2.1 微学习的概念与内涵13-14
  • 2.2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关键问题14-20
  • 2.2.1 微内容14-15
  • 2.2.2 智能手机15-17
  • 2.2.3 个人知识管理17-20
  • 3 智能手机用于微学习的可行性分析20-26
  • 3.1 建立分析模型20-21
  • 3.2 研究范围和样本选取21
  • 3.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分析21-26
  • 3.3.1 调查问卷设计21-22
  • 3.3.2 数据分析与结论22-26
  • 4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设计理念26-35
  • 4.1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结构模型设计与活动设计理念26-29
  • 4.2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过程模型建构理念29-30
  • 4.3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30-35
  • 5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模型建构与环境设计35-47
  • 5.1 微学习的结构模型35-37
  • 5.1.1 微学习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35-36
  • 5.1.2 微学习的结构模型36-37
  • 5.2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的过程模型37-40
  • 5.3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环境的设计40-47
  • 6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学习应用研究47-53
  • 6.1 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47-48
  • 6.1.1 研究目的47
  • 6.1.2 研究方法47
  • 6.1.3 研究对象47-48
  • 6.1.4 研究计划48
  • 6.2 研究数据收集48-50
  • 6.2.1 行动前期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48-49
  • 6.2.2 行动过程数据记录49
  • 6.2.3 行动后期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49-50
  • 6.3 数据分析与结论50-53
  • 7 总结与展望53-55
  • 7.1 本文总结53
  • 7.2 不足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蒙成;;“非正式学习”论纲[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2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3 李振亭;赵江招;;微型学习:成人教育的新途径[J];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4 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基于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的视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8期

5 陶祥亚;杨成;胡建华;;基于UCWEB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信息资源利用模式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6期

6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9 李佩佩;;“长尾理论”的内涵与应用分析[J];东南传播;2008年02期

10 张驰;陈刚;王敏娟;王慧敏;;移动学习中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玲玲;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微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昱竹;以活动为核心的移动SNS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统成;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樊心月;移动学习内容设计与评估规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殷莉;基于WEB个人学习环境设计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李继;基于web2.0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1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1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