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独生子女大学生森田质性格与总体幸福感、自尊水平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0:30

  本文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森田质性格与总体幸福感、自尊水平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独生子女 大学生 森田质性格 总体幸福感 自尊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森田质性格分布情况,探讨森田质性格、总体幸福感及自尊水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和森田质性格调查表对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进行测查。结果①独生子女大学生中森田质性格所占比例为26.3%;②森田质性格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非森田质性格大学生(t=-7.68,P0.05);森田质性格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非森田质性格大学生(t=7.43,P0.01);③自尊水平与总体幸福感显著相关(r=0.362,P0.05),森田质性格与总体幸福感显著相关(r=-0.588,P0.05);回归分析显示森田质性格、高自尊水平对总体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8,F=14.56,P0.01)。结论森田质性格、高自尊水平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独生子女 大学生 森田质性格 总体幸福感 自尊水平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总体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估而产生的体验。自尊是个体赞赏、重视、喜欢自己的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1]。90后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于“421”型家庭、往往是家庭成员中的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向葵;田录梅;;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2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银小兰;朱翠英;;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及其增进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楠;聋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学彬;心理控制源、自尊、人格及应对方式与医学新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徐祯;审美认知、审美体验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任志洪;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抑郁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庆;离异家庭背景下城市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亚薇;女大学生和女性管理者的幸福感及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彩虹;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昕华;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郑霞;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文,蒋关军;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2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3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李志红;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6 李俊丽,梅清海;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7 苏娟娟;关于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杜军;;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影响因素[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苗元江;幸福感:研究取向与未来趋势[J];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志凤;高中生自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谢朝晖;秦韬;刘方方;;大学生抑郁、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张伯华,齐冬梅,孙英新,于雷,李颖;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4期

3 谢虹;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6期

4 罗万勋;独生子女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思考[J];天府新论;2003年02期

5 荣昭俊;;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刘明理;;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7 张樱樱;童辉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元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刘士山,杨泰,马倩;谈大学生的依附人格[J];克山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9 陈川,陈勃,黄文英,余琳;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比较[J];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杜晓红;;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探析[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源;;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量表在浙江大学生中的初步试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瑶;陈永胜;;大学生的精神性:结构与测量[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永进;陈和平;魏昌武;刘建;侯丽杰;;自我和谐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建中;;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卫生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皓;陶琳瑾;李湘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廖凤林;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振东;应重视:独生子女心理健康[N];江西日报;2000年

2 记者 汤南;广州独生子女孤独感低于京杭[N];信息时报;2003年

3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顾洁奇 闵抗;石湖荡实施独生子女心理行为干预受好评[N];东方城乡报;2009年

5 记者 苏雁邋通讯员 陆炜;专家呼吁尽快拆除心理“一米线”[N];光明日报;2007年

6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7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朱伟光邋通讯员 张世英;关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N];光明日报;2008年

9 王育琨;社会措手不及面对“圈养一代”[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岩泽 实习生 白宇飞;众多压力困扰高校学子[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松涛;大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章滢;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阳;大学生的人际安全及其与自卑心理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先明;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邵淑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万杰;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莉;大学生自我责任心问卷编制及其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卢忠耀;大学生压力应对人格的内隐词汇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郝丙辉;东北地区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6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6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