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0:06
本文关键词: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摘要】: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动植物资源繁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澳大利亚的教育体系较完善。该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善于开发学校内外的各种环境及生态资源,而且十分注重同社区、工商业等非教育机构的合作。这种广阔的教育资源和多元的实施途径,形成了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开放、灵活、注重实践及合作的特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比较薄弱,通过研究澳大利亚可持续教育的政策及实践,可以拓宽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领域,丰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体系,进而填补此方面研究的不足。 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从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社区教育等角度入手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探索。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原因和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将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时间为序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为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萌芽时期,环境教育的实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此期间,环境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学习领域之一,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和计划纳入到学校教学中。而且大多数州和领地都制定了环境教育在各学科中渗透的标准。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该时期环境教育开始向可持续发展教育转向,意识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政治、经济与环境四个系统之间的联系。第四阶段论述了21世纪联合国启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以来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情况。 第三部分对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为了可持续未来的教育:澳大利亚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国家声明》、《可持续地生活——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进行评析。这些政策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起到了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推动了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 第四部分对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学校教育、职前教师教育、社区教育三个领域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探索。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经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出建议。 第五部分为结语部分。该部分在基于前几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 政策 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561.1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导论12-21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12-13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13-15
- 一、研究内容13-14
- 二、研究方法14-15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15-17
- 一、环境教育15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15-17
- 第四节 文献综述17-21
- 一、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17-19
- 二、对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19-21
- 第一章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史沿革21-28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及澳大利亚教育概况21-23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历史沿革23-28
- 一、环境教育的萌芽——关于环境的教育23-24
- 二、在学校教育中纳入环境教育24
-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萌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24-25
-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全面纳入各教育领域25-28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研究28-41
- 第一节 《澳大利亚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国家声明》政策分析28-34
- 一、颁布的背景28-29
- 二、主要内容29-33
- 三、特点分析33-34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34-41
- 一、颁布的背景35-36
- 二、主要内容36-37
- 三、特点评析37-41
- 第三章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研究41-78
- 第一节 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研究41-55
- 一、“社会与环境”课程实施为主,多学科渗透为辅的课程实践模式41-43
- 二、颁布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框架43-50
- 三、制定可持续学校计划AuSSI50-55
- 第二节 职前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研究55-62
-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56-58
- 二、该项目的概述58-59
- 三、整体系统/参与式行动研究模型59-61
- 四、该模型的特点分析61-62
- 第三节 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研究62-74
-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63-64
- 二、该项目的主要内容64-66
- 三、该项目的成果66-72
- 四、动因分析72-74
- 第四节 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我国的启示74-78
- 一、在政府的推动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74-75
- 二、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职前教师教育75-76
- 三、完善学校课程建设76
- 四、整合校外资源76-78
- 结语78-82
- 参考文献82-85
- 后记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丛立新;澳大利亚“社会与环境教育”课程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余建华;国际环境教育的源与流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3 祝怀新;李玉静;;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学校环境教育的政策和实践[J];环境教育;2006年01期
4 张君;教育: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观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张建珍;;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课程框架》的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6 孙继军;环境教育的新模式:可持续发展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张建珍;夏志芳;;《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评析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8 祝怀新;李玉静;;可持续学校: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的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素青;澳大利亚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2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52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