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践——以重庆市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为例
本文关键词:“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践——以重庆市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为例
【摘要】:针对现有教师培训存在的不足和教师专业发展实际,参照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重庆市提出"理论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实践研修"的"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其中,理论研修定位为更新学员专业知识,影子研修着眼于提升学员教学能力,反思研修聚焦学者型教师培养,实践研修则指向成果转化与示范引领。在重庆市2010年的"国培计划"工作中,"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益。
【作者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培计划 四阶段教师培训模式 置换脱产研修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大规模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作为城市与农村并存的直辖市,重庆市基于培养农村“种子”教师,助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这一思路,在广泛调查参训学员培训需求,反思已有培训工作不足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国培计划”置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海涛;;教师培训中的非对抗性冲突及其原因[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任双利;;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王君芳;;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10 林凤;;浅谈高职酒店旅游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陈高峰;;“三课”研究模式助推职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君璋;张天授;;重庆市音乐界集会讨论——解放思想 繁荣音乐创作[J];音乐世界;1980年09期
2 谢思颖;;重庆市“业余新歌合唱团”恢复活动[J];音乐世界;1981年02期
3 ;重庆市数学奥林匹克学校首届高中集训班胜利结业[J];数学教学通讯;1987年05期
4 江信利;;重庆市渝北区制定教育综合改革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06期
5 ;重庆喜直辖 工运谱新章——重庆市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剪影[J];中国职工教育;1997年12期
6 ;陈鸿与重庆市工商联[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9年08期
7 王裕霞;;重庆市高职教育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8 李民;;重庆黔江“豪华活墓”的三重疑问[J];中国社会导刊;2001年07期
9 ;重庆市壁山师范学校 壁山实验中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2年01期
10 赈黉 ,关枢;渝水涌动“蓝领”潮——来自重庆市技工教育发展的报道[J];中国培训;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昌;;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作制度的创新——以重庆市为例[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蒙毅;文森;李萍;;重庆市土地利用与城镇发展研究[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编者的话[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程朝云;;战时人口内迁与重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5 ;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重庆通史》获重庆市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A];《重庆通史》首发座谈会评论集[C];2003年
6 谌海;张孝成;赵敏;刘渝;;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新思路[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7 谌海;张孝成;赵敏;刘渝;;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新思路[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谭开欧;朱顺知;;重庆市SRT探险资格证标准(试行)[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吴俊;张建;龚玲;陈林;谷政;吴畏;;重庆市2001~2004年农贸市场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柝[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重庆市天兆食品有限公司[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为农民工正名能否重拾迷失的文明?[N];工人日报;2005年
2 王海坤;森林拍卖触动地方经济神经[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3 吴虹霖 张波 万昌隆;重庆西进 大渡口活力绽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宋小瑛;重庆建筑需要超耐候性外墙涂料[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谢倩;重庆中旅:从几部电话到产业集群[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紫荆山 王松南;跨越时空走向辉煌[N];重庆日报;2006年
7 廖影;科研创出新气象[N];中国气象报;2007年
8 郭哓静 廖顺姝;多种途径推进奶业加速发展[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9 记者 范映华 通讯员 毛月明 重庆记者 卢骏;广东重庆“寻找朋友最多的人”[N];中国邮政报;2006年
10 张强 邹小丽;重庆火锅不再受伤[N];中国质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陈俊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关博谦;重庆市烤烟关键性元素调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周旭;基于区域特色的重庆市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成晨;重庆缙云山水源涵养林结构及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王炬;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何峰;重庆市农田土壤—粮食作物重金属关联特征与污染评价[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洪斌;区域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以重庆市为例[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静;重庆市人群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调查及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的表达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10 袁天凤;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刚;重庆市高等教育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史岚;基于GIS的重庆市太阳辐射资源的空间扩展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3 卿莉娟;重庆市信息产业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向旭东;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刘贵芬;重庆市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与评价探讨[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寒冰;山地公园游憩容许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桂芳;抗战时期重庆的劳军募捐运动[D];西南大学;2007年
8 牟炳楠;重庆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及前景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9 张勇;新时期重庆市女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分析及促动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段立群;重庆市技能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7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76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