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村寨社区教育的实践逻辑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村寨社区教育的实践逻辑
【摘要】:不论从世界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还是从民族村寨发展的需要来看,民族村寨需要带有本土性的社区教育。文化是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立足点,建立文化中心是民族文化与村寨双向滋养的社区教育的可行模式。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村寨 社区教育 文化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藏区校内外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XJC880003),主持人:卢德生 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所项目“四川藏语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TER2009-024),主持人:卢德生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教育作为一种认定、选择、传承文化优化人生存的活动,其教育目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社区教育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功能。然而,目前的社区教育不论是研究视角还是实践维度均主要聚焦在城市,村寨社区教育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然而,村寨社区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芳;美国社区教育本土化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稔穰,姜良存;蒲松龄对两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整合[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3 强昌文;;论生态主义法律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江莹;试析资本主义精神及自我否定——读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8 何泌章;;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新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10 聂姗;;冲不破传统的反传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主义的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轩鸽;;全球化背景中的伦理冲突与道德重建研究[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2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周立军;;可持续发展教育文化简论[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甘满堂;;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兼与全国汉族地区调查数据比较[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何松炎;宋小玉;;论企业品牌战略营销[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庆锋;《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与现代经济伦理之建构[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蓉;从三鹿事件透视企业家的道德血液[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石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水意象[D];云南大学;2010年
5 蒋红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及纾解[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邬丽丽;休闲研究的社会学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法栋;张家界市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傅钰华;广州地区外资银行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结构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南;论在中国开发社区学院的策略(下)[J];北京成人教育;2000年04期
2 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李阳t;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基本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李昕;美国社区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J];大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胡小勇,祝智庭;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6 陈微;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宗旨、课程规划、师资要求及经费来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宋晔;追问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申培轩;美国社区学院及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9 唐忠新;社区与基层法定社区——关于社区建设之对象实体的思考[J];江海学刊;2001年05期
10 都丽萍;日本短期大学和美国社区学院专业与课程设置及启示[J];吉林教育科学;199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君;龚彩云;;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9期
2 黄翠华;;论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3 罗利群;庞二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家校沟通问题刍议[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汪学琴;;论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教师角色的定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金东海;王爱兰;路宏;;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资助问题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1年02期
6 时龙;;全面发展需要全面的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7 宋改敏;何慧星;李智敏;;地域环境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0期
8 白继忠;;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进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J];甘肃教育;2011年13期
9 杨蕾;王世忠;;关于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10 涂文涛;姜树林;王嵩建;傅明;胡方钰;章筠;张筠;曾小燕;黄琳;黄莹;;开天辟地行创举 誓为藏区育英才——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观察 深情寄语[J];中国西部;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泽军;;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盛利;民族地区“行路难”“读书难”亟待改善[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珍;民族地区,教育应为头等大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樊东虎;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为我省民族地区捐建4所希望小学[N];民主协商报;2008年
4 张麟;甘肃省政协为教育事业破解难题提对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记者 陈思侠;让民族地区得到最大实惠[N];酒泉日报;2009年
6 盖东海;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夯实和谐社会基础[N];消费日报;2007年
7 江芸涵 实习记者 柏雪;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任重道远[N];四川政协报;2006年
8 ;正常更新机制难以补充年龄断层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失衡[N];人民政协报;2005年
9 吴起堂;浅谈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3年
10 孟小军;民族地区新农村 教育发展要转向[N];四川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昌江;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易明;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微[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聂燕;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校长角色与学校文化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卓么措;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妍莉;“农远工程”环境下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宏;甘南藏族自治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于萨日娜;内蒙古科左后旗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乐玉;凉山地区彝族女童的辍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徐全学;拉萨市普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艾尔肯·努拉合曼;论哈萨克民族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8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85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