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例学习理论研究新进展
本文关键词:样例学习理论研究新进展
【摘要】:样例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根据样例学习的相似性理论,在样例学习过程中,至少要呈现两个或多个样例,而解释性理论认为只要样例合理,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个样例。Anderson等人在ACT-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阶段重叠模型,Sweller从认知资源的角度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四种样例学习理论从不同角度指导着样例学习实证研究与教学实践。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样例 样例学习 认知负荷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减轻小学生数学学习认知负荷的样例研究”(10YJCXLX028)
【分类号】:G442
【正文快照】: 样例(worked example)是指以逐步呈现解题步骤的形式为个体提供学习问题解决方法的例题。它是问题解决规则的具体应用形式,是联结知识领会与实际应用的纽带和桥梁。所以,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并掌握其应用的必备材料,也是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样例学习(worked examp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剑岚;喻平;周莹;;增加样例学习中认知负荷的研究及思考[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2 门淑云;张珊珊;;认知负荷: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控制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赵文英;陈永鑫;;影响多媒体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赵立影;;基于工作记忆的多媒体学习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许永勤,朱新明;关于样例学习中样例设计的若干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0年02期
6 许远理;听讲式接受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种来自认知负荷的观点[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王朋娇;田华;孙革;;远程学习者认知负荷水平的调控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1期
8 蔺跟荣;;在线学习中超文本阅读的认知负荷现象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唐国华;;减轻认知负荷:理论解读及对策探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2期
10 张家华;张剑平;黄丽英;彭超云;林晓芬;;网络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的对比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萍;;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习理论的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2 赵翠霞;张彤;;多媒体教学界面中帮助方式对学习绩效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志华;;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理论关系的探讨[A];山西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1999-2003年度)[C];2003年
4 李伟;;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卓民;;陶行知学习思想探析[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成元学;刘静;张瑜;;网络远程教育与面授辅导相结合——适应电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8 郭占基;;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9 仇芒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回溯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南钢;;试论曾子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让新的学习理论成为响亮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武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福代;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N];甘肃日报;2009年
3 彭智勇;学习重实效 力避走过场[N];重庆日报;2006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皮连生;育人识教需懂心[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江苏省宝应职教中心 张星;巧妙运用案例 破解教学难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史建新;东胜区采取措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付丽;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N];黔西南日报;2008年
9 陈萍 黄河;给教学习惯注入脑科学的营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李涛;成绩不合格 教师要下岗[N];焦作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崇勇;认知负荷的测量及其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2年
2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春兰;高中生认知负荷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文月;多媒体学习中定向帮助信息呈现方式对认知负荷响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 郭燕燕;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研究性学习网站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林琳;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仿真培训系统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5 吴亮亮;材料呈现方式和知识类型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晓英;基于CLT理论的教学游戏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虚拟学习环境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沛豪;“样例—探究”式家庭作业及其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姚锐;关于技术与学习理论互动关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邓鹏;鹏博士高中物理CAI课件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91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9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