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不同干扰条件对大学生自制力资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3 12:13

  本文关键词:不同干扰条件对大学生自制力资源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自制力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激活扩散 资源有限模型


【摘要】:控制自我、掌控生活是人类最强的动机之一,个体总在不断地努力战胜不可控感,增加预测与把握事件的能力。所谓自我控制,,Kopp(1982)认为,就是在没有外部监督时,个体遵从社会期望行为的能力,即个人主动调节行为,使之与社会期望及自我价值相匹配。自我控制能够引发或抑制特定行为,包括: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以及采取适应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1]。自我控制和抑制控制、执行功能等关系密切。能量有限理论认为自我控制有状态自控和特质自控之分[2]。对大学生自制力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其抵制不良诱惑、抑制冲动,制定长远人生规划,从而促进个体成长和人格完善。此外,还可将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教育与临床实践。 本研究基于Baumeister和Maruaven的资源有限理论[3]以及执行功能理论[4],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自制力进行了探究。首先用Tangney(2004)编制的自我控制问卷[5]对大学生进行自制力现状调查,并根据得分筛选出高、低分组被试。在实证研究中,采用两阶段任务范式。第一阶段在干扰条件下进行数学判断任务,从而实现自制力资源的损耗,中间进行简明心境量表(POMS)测试被试损耗自制资源后的情绪状态,随后的Stroop任务测试被试自制力的损耗。实验一为2(自制力高、低分组)×2(是、否进行自我控制)组间实验设计。实验二为2(高、低自制)×3(弱、中、强干扰)组间实验设计。因变量均为反应时、正确率以及简式心境量表上的得分。实验一初步探究了自制力资源是否会在前后相继的任务中损耗,损耗程度如何,在高低自制水平不同的个体身上有何体现。实验二进一步引入了干扰物强度这一变量,并揭示了在自制水平与干扰强度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被试的自制力损耗情况如何,以及认知操作任务中的表现情况。 主要结论如下: (1)大学生自制力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下的水平,且各维度发展相对均衡。自制力高低不受性别与文理学科的影响,随年级增长有增加趋势。 (2)自制力会有轻微的激活扩散现象,然而更应被看作一种有限资源,会因实施了自我控制而耗损,这种耗损在随后的任务中表现为执行功能的减弱。 (3)自制力资源不同于注意资源,其损耗体现在前后相继的任务之间。 (4)个体自制力资源量存在特质与状态差异,且二者密切相关。高自制者有自发的抗干扰意识,而低自制者自我控制的意识薄弱。若先前经过自制力资源损耗,则会体现出高自制者的执行功能强于低自制者。同时自制力的损耗会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 (5)干扰物强度不同,对个体的资源损耗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意义上的干扰对自制水平低的个体的影响大于高水平个体,然而,当干扰强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个体本身的自制能力无效。即高、低自制水平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个体能否很好地抵制诱惑不仅跟自身的自制水平有关,同时也跟外界的诱惑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自制力 执行功能 抑制控制 激活扩散 资源有限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文献综述10-23
  • 1.1 自制力概念界定10-14
  • 1.1.1 辞源定义10
  • 1.1.2 心理学定义10-11
  • 1.1.3 相关概念11-14
  • 1.2 自制力相关理论与研究14-20
  • 1.2.1 执行功能理论14-16
  • 1.2.2 抵抗性自我控制理论16-17
  • 1.2.3 解释水平理论17
  • 1.2.4 资源有限理论17-20
  • 1.3 自制力研究范式20-23
  • 1.3.1 自制力测量20-21
  • 1.3.2 实验范式与研究21-23
  • 2 问题提出23-26
  • 2.1 研究意义23-24
  •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24
  • 2.3 问题提出与假设24-25
  • 2.4 研究设计25-26
  • 3 问卷调查26-29
  • 3.1 研究目的26
  • 3.2 调查工具26-27
  • 3.3 调查对象27
  • 3.4 调查结果分析27-29
  • 3.4.1 不同维度得分差异27-28
  • 3.4.2 性别差异28
  • 3.4.3 文理科差异28
  • 3.4.4 年级差异28-29
  • 3.5 讨论与结论29
  • 4 研究一29-40
  • 4.1 研究目的29-30
  • 4.2 研究假设30
  • 4.3 研究过程30-33
  • 4.3.1 实验设计30
  • 4.3.2 实验被试30
  • 4.3.3 实验材料与仪器30-31
  • 4.3.4 实验程序31-33
  • 4.4 实验结果33-38
  • 4.4.1 数学判断任务结果分析33-34
  • 4.4.2 Stroop 任务结果分析34-38
  • 4.4.3 POMS 得分38
  • 4.5 讨论与结论38-40
  • 5 研究二40-49
  • 5.1 研究目的40
  • 5.2 研究假设40
  • 5.3 研究过程40-42
  • 5.3.1 实验设计40-41
  • 5.3.2 实验被试41
  • 5.3.3 实验材料与仪器41
  • 5.3.4 实验程序41-42
  • 5.4 实验结果42-47
  • 5.4.1 数学任务结果分析42-43
  • 5.4.2 Stroop 任务结果分析43-46
  • 5.4.3 POMS 得分46-47
  • 5.5 讨论与结论47-49
  • 6 总讨论与结论49-53
  • 6.1 总讨论49-50
  • 6.2 总结论50-51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51-53
  • 6.3.1 研究创新51-52
  • 6.3.2 研究不足52-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59
  • 附录59-62
  • 附录 159-60
  • 附录 260-61
  • 附录 361-6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灵聪,黄希庭;初中学生学习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2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3 谭树华;郭永玉;;有限自制力的理论假设及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905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5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