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心理救助服务模式初探
本文关键词:流浪儿童心理救助服务模式初探
【摘要】:流浪儿童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但是,与物质方面的救助相比,流浪儿童心理救助比较缺失。通过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流浪儿童的调查发现,流浪儿童在进站、住站、出站三个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各不相同。需要结合流浪儿童救助站的现有条件,设计符合流浪儿童心理需求、对流浪儿童有切实有效作用的心理救助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预防和减少流浪儿童重复流浪心理的形成,更好地实现流浪儿童救助。
【作者单位】: 北京昌平中科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需求 心理救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流浪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总体来说流浪儿童心理救助相对缺失,流浪行为的预防性措施不够健全。王水雄、李伟提出当前救助机构的工作目标过于偏重帮流浪儿童“找家”,忽略了对流浪儿童的深入了解。[1]杨钊、蒋山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钊;蒋山花;;我国城市流浪儿童救助方式转换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水雄;李伟;;从“撒谎”看流浪儿童的机构救助[J];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3 高万红;郭柏焱;;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钢;李小玲;;流浪儿童之法律保护[J];公民与法(法学);2011年03期
2 刘建民;;优势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服务实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谢琼;;新时期流浪儿童的十大特征——对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调查[J];中国民政;2007年02期
4 冯元;;优势视角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创新与转型[J];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5 陈莹;陈露明;;人本主义互动模式中流浪儿童信任感建立[J];青年研究;2007年03期
6 贺文均;冯维;;十年来我国流浪儿童研究述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6期
7 金龙;刘天宇;孙启洲;;当前救助管理的问题及可行性解决方法[J];群文天地;2012年06期
8 黄大建;伍成元;;综合治理:解决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基于江西南昌市救助管理站的调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10期
9 张瑞红;;优势视角下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05期
10 王凤清;马迎华;;中国城市流浪儿童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微;社区为本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2 李晓云;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吕锦涛;社会资本视角下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刘心宇;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于晓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冰宁;城市中流浪的新疆小“扒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郑颖虹;宁波市流浪儿童救助多方合作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杨春;流浪儿童救助中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陈静;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中的预防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岑琛;从陌生到信任[D];郑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继同;王素英;张其安;王万民;谢小卫;;“郑州模式”的制度创新、基本经验与未来发展方向[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2期
2 杜立婕;;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一种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安怀世;流浪儿童问题的国际背景和干预途径[J];社会福利;2002年10期
4 ;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三大创新 建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平台[J];社会福利;2006年06期
5 刘永旭;;秦皇岛市——多种途径打造儿童救助保护新模式[J];社会福利;2007年03期
6 闻英;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
7 王三意;贺立平;;优势视角下流浪儿童机构救助路径探析[J];青年探索;2009年03期
8 程福财;;从控制为主到服务为本:国外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红;;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张凌晨;;特殊的心理救助——残疾人心理互助组织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年31期
3 谢伟;;心理救助的国际经验[J];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18期
4 赵莉;;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王波文;;道德模范的两重人生[J];社区;2008年03期
6 邓金荣;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心理救助[J];心理与健康;2002年10期
7 李天莉;;弱势群体中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救助问题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8 王波;;郑承镇的两重人生[J];政府法制;2008年02期
9 倪宏敏;;地震灾区儿童心理救助[J];才智;2008年19期
10 张宪冰;张妮妮;;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凤;赵菊敏;李荣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搞好班主任工作[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东旭;;癌症病人的心理需求及健康指导[A];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淑芬;吴玉琴;;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护理[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傅淑花;;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及其对策[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5 周民志;;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心理分析初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6 王增珍;严薇荣;王大山;姜东林;汪再兴;李玲;;吸毒者脱毒后复吸的直接因素和返回社会后的心理需求[A];第七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许丹;刘艳红;王锦艳;;重视颈部淋巴结核手术治疗期患者心理需求及实施[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8 张晓萍;;老年求美者的心理护理[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朱世琼;杨月婵;唐芳;;地震致截肢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A];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C];2011年
10 王晓峰;沈兴华;;不同类型病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需要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邸兰英;探索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之路[N];牡丹江日报;2009年
2 记者 肖姗 通讯员 陈斌;我市筹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N];南京日报;2004年
3 记者 陈志英;对流浪儿童加强救助[N];四川政协报;2005年
4 小松;对流浪儿童的教育不容放弃[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俊 王铮键;政府应关注老人、流浪儿童、退伍军人[N];中国社会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俊;新疆流浪儿童救助:举一地之力到全国行动[N];中国社会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尹朝平;给流浪儿童一片灿烂天空[N];云南日报;2011年
8 白旭;流浪儿童的回归之路[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流浪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关心我们身边的流浪儿童[N];四川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惠娟;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燕丽;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的象征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韩素芹;农业观光园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周涛;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任军;建筑纪念性读解[D];天津大学;2004年
8 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玉来;中小食品企业(SMEF)营销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正扬;灾后心理救助社会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明;从平行线到同心圆流浪儿童信任感建立案例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3 陈冲;关于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曾琼;我国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胡书盼;救助站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重新定位与转型[D];苏州大学;2012年
6 康乔;流浪儿童救助多方联动机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饶勇;流浪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刘瑶;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9 李敏;我国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姜微;社区为本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06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