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24 20:29

  本文关键词: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行动研究 实证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 解释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


【摘要】:我国早期的行动研究具有实证主义的倾向,认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普遍的教育规律,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进行,强调实验过程对条件的控制,只有极少数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行动研究一方面仍遵循实证主义的"假设—验证"模式,另一方面也具备了解释主义的精神,即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理解情境化的教育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的行动研究更是坚持解释主义的立场,并出现"草根化"的趋势。行动研究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教师将他人理论转化为个人理论,再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作者单位】: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行动研究 实证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 解释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校本行动研究的骨干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成果(AIA10213)
【分类号】:G40-01
【正文快照】: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便开始研究和实施行动研究,本文通过历史梳理,以探讨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特征。一、实证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1977~1992)1976年以后,我国的政治改革走上了拨乱反正的轨道,社会的时代精神由“实事求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元涛;;从“捉虫”效应与“喔”效应说开去——关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理论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娟;;浅论反思性教学与反思途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张增田,靳玉乐;论解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乐先莲;;比较教育和社会学的关系史及其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6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张华,杨晓艳;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8 周会娟;从一元到多元: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9 裴跃进;案例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的有效策略[J];成人教育;2005年06期

10 李雪梅;外语师资教育中的反思性教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广松;;人本管理在学校中运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何金侠;;主题式校本教研促进体育教师发展的应用与实践[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郑卫新;;从方法论角度探讨我国音乐教育学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3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堂斌;建构认知结构,增强主体意识——开放式文言文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涌;从方法论看四川中小学教改研究的发展及特点[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静;GX实验的学习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邹汉林;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培养模式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朝辉;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云飞;教育中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评析[D];河南大学;2003年

10 席琴;关于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俐蓉;行动研究及其在中小学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5期

2 孙元涛;;从“捉虫”效应与“喔”效应说开去——关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理论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913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13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