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

发布时间:2017-09-25 00:42

  本文关键词: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研究 表达方式 方法论


【摘要】:从西方教育研究史来看,教育研究有文学性与科学性两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当下,由于科学性表达过于追求理性思辨或实证说明,忽视了人的个体生活体验,日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怀疑,使我国的教育研究出现了一种以叙事研究为代表的文学性表达倾向。这种倾向的兴起,与基于思辨和精确量化的科学表达的困境有关,因为它试图挣脱教育学的概念框架与理论谱系的束缚,直接把教育研究指向教育活动的现场与个体的切身体验。教育研究的表达方式不仅是理论成果的呈现方式,也是教育研究方法论路向的重要表征,象征着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育研究 表达方式 方法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10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身体现象学视野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研究”(课题批准号:CHA10014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研究势必伴随着特定的理论表达方式,教育研究的成果必须通过相应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读者,才有可能为教育理论史或改进教育实践做出贡献。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文学性表达的倾向,由于这种表达方式彰显了对教育人文旨趣的关注,日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关于特定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2 宛小平;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陈义平;洛克知识论的内在逻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周兴国;卡尔的批判教育理论认识论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马海涛;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9 胡家荣;文革记忆的另一种叙述——王小波《黄金时代》解读[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石维彩;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J];图书与情报;199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一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刘艳宾;从释义学的角度论翻译中母语前结构的负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得功;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5 任永泽;打破思想的牢笼: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之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永;叙事研究:教育研究中的新动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书贞;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分析及教学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其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变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殿森;探寻教学理论原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昊;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的适切选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凯;课程故事刍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4期

3 施铁如;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成伯清;社会学的修辞[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5 邱瑜;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教育研究》2011·7A要目[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2 颜雯;;浅析博物馆网络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3 ;《江苏教育研究》2011·6B要目[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4 刘旭东;吴原;;教育研究的传统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校长语出惊人: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J];旅游时代;2011年07期

6 申卫革;;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7 李先智;;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8 ;《江苏教育研究》2011·6A要目[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9 ;《江苏教育研究》2011·8B要目[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4期

10 孙宝春;;回归村庄[J];基础教育;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情;;学校“再生产理论”本土化的几个问题[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邓友超;;庄泽宣及其《教育概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郭红霞;;“质的研究方法”文献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何志均;;民办教育是教育经济学应特别关注的领域[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傅维利;;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杨善发;;试论夸美纽斯的教育研究法——类比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五中心理教育课题组;;教育行动研究:由被动科研走向自主科研——南京五中心理教育研究的转向[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丁榕;;建立中学生心理素质档案的实践探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于洪卿;;西方教育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张亚平;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庆祝建院20周年[N];海南日报;2009年

2 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研究繁荣背后的四大精神失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茂;把教育研究放在显微镜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尚志鹏;市老区教育研究会确定今年支教重点[N];三峡日报;2008年

5 王喜旺;谈教育研究中的四“通”[N];光明日报;2002年

6 王兆t,

本文编号:914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14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