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的语言适应——以关中方言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3 10:03

  本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的语言适应——以关中方言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子女 语言适应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对城市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已经吸引了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多方面的关怀,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生活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语言的适应,即从家乡话转入普通话的适应。在对某城市小学一年级的抽样调查后发现,方言已经成为了这些小学生为适应城市教育而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而且这道门槛也对在城入学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强对在城入学的农民工子女的普通话训练并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语言适应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国的农民工人数已超过2.4亿,其中1400多万随迁子女。[1]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将自己的子女带入城里接受教育,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在城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接受教育。随着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比例逐年提高,这一部分群体相对于“留守儿童”也被赋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荣;言语交际中“祈使行为”的表达形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唐锦;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3 王道英,辜向东;论言后行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陈勇;论英文呼语中面称的语用移情功能[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朱庆;;称呼语的人际功能与翻译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孙鸣;语言认知与“输入假说”[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石晶;论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梁杰才;文体学与语言教学[J];福建外语;2002年03期

9 王雪梅;;EFL学习者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性别差异研究及其教学启示[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1期

10 孙智慧;;汉语恭维策略的性别差异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Zhang Xinhong;[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2 申智奇;刻意曲解: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的认知加工[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7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张少云;话语误解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代树兰;电视访谈话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阳;电视新闻话语分析举隅[D];暨南大学;2000年

2 谭燕保;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曹赛先;翻译对文化的迁移作用[D];湖南大学;2001年

5 刘刚;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湖南大学;2001年

6 李红兰;英汉致谢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7 何旭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作文选词策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岚;广告语中对读者的心理顺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9 宋红波;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郭瑞;从跨文化角度对商标名称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星;西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江立华;鲁小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金生,贾后明;试论城乡文化差异和统筹的重要意义[J];市场论坛;2004年05期

4 彭薇;城镇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汪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翟立群;;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陈怀川;;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社会学分析[J];兰州学刊;2006年05期

8 琚晋华,吉志强;对当前城市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2期

10 江光荣,林孟平;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维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之破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1期

2 李明;;困难农民工子女可申请助学金[J];农村科学实验;2007年09期

3 罗阳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4 杨立红;张亚丽;;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宁夏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的调查[J];共产党人;2008年07期

5 田亚君;阳锡叶;;让进城农民工子女同享一片蓝天[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9年10期

6 马坚;马爱萍;;不要折断他们的双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J];新课程(小学版);2010年01期

7 徐力维;王伟健;;长沙:让农民工子女读好书[J];新湘评论;2010年06期

8 江双艳;;浅谈农民工子女心理成因及辅导策略[J];才智;2011年06期

9 曾小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J];统计与管理;2011年04期

10 王博;;长沙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J];人权;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艺霖;;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保障问题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邬志辉;;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形态与制度突破[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玲;张会亮;王丽慧;殷蕊;高宏斌;李秀菊;胡馨元;李红林;付文婷;;我国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水平总体一般 亟需加大培养力度[A];2010中国科协调研动态汇编[C];2010年

7 安晓敏;;我国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差距的实证分析[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孙冬梅;胡慧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潘瑞康;;关于流动儿童入学难的探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利秀;王守玉;;创新办学机制 促进均衡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海燕;让24万农民工子女上学无忧[N];北京日报;2004年

2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3 刘巍;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宋姣;农民工子女上学咋那么难[N];四川日报;2004年

5 刘万永;帮助农民工子女就是帮助我们自己[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彭世松;“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负重前行[N];湘声报;2005年

7 记者 田玲翠;农民工子女就读不收杂费借读费[N];文汇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黄璜 市行评代表 吴振发;今年清退教育乱收费40万元[N];厦门日报;2008年

9 ;我省54万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全部解决[N];新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杨冰 李开宇;长春开启绿色通道[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翠萍;我国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振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类型初中就学情况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广广;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鲁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顾倩;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磊;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欣;上海初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4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4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