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科学发展视域下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3 10:23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视域下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发展观 教育 价值取向 价值分析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价值性的深刻认识,对当下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着对人的价值关怀,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等发展理念为当下中国教育实践"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如何教才好"提供了很好的原则;对教育的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动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规定,即"个性鲜明的个人"是教育的价值主体,"自我实现"是教育追求的价值动力,"创造"是教育追求的价值核心,"全面、和谐"是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思政部;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教育 价值取向 价值分析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研究”(项目号:10BKS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科学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的丰富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的理性自觉,是在对现代历史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战略。”①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连玉;“教育规律”与“关于教育的规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楚廷;全面发展实质即个性发展——重温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3 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娄立志;教育科学学科体系与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2年05期

5 刘庆昌;;重新理解教育思想史——兼论教育思维范畴的教育思想史学方法论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梁春华;高校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顾海良,沈壮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朱涛;新世纪成人教育须重视强本之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袁小鹏,李鑫;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性与现实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袁小鹏;;教育发展变革与教育本质论的演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洁;;从高等教育价值观看教育社会属性之争——兼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4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梅;教育研究道德规范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胜;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实施[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新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世英;陈经纶中学随笔写作教学教育功能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建平;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及其新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畅;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志波;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长海;;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项贤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J];民主;2009年03期

3 李特;周长茂;;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J];人民论坛;2010年35期

4 郭振有;;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1期

5 朱永新;何小忠;;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侯桂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察布查尔县教育改革与发展[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何小忠,朱永新;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7期

8 林琨智;;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教育改革的灵魂[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李全民;;以科学理念为指导 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2010年05期

10 ;周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2005年着重八项工作[J];青年教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具滋Q;;韩国教育机构评价的演变与展望[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张艳;;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新视野[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姜保年;;科学发展观与民办进修学院新使命[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实效与魅力:实施创富教育[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任琳琳;;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学校变革[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鲁加升;;质量是民办教育的生命之源[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鲁加升;;质量是民办教育的生命之源[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8 王绯烨;;教育券的理想蓝图与实践困境[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9 张乐天;;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分解与路径选择[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孙伯良;;教育公平视角下基础教育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贤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N];学习时报;2009年

2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李瑞;践行科学发展观 教育改革见成效[N];驻马店日报;2010年

3 宋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教育改革[N];青岛日报;2008年

4 市第四中学校长 李朝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金昌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定翔;坚持科学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N];平顶山日报;2009年

6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 张志勇;体制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李开兰;州教育局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N];楚雄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飞;我省出台素质教育改革新举措[N];威海日报;2010年

10 白国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岩;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冯振家;城乡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7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凤莹;构建和谐社会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64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4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