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压力随之日益加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彰显其独特的作用。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家长、社会的极高期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正是他们想要获得成功、有所作为所付出的必然代价。减少这些不必要的代价,一方面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一词正式出现于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内容自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此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要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增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纵观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消除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此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但从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来看,其实效性依然堪忧,究其原因是教学理念、教学队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寻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改进策略,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特选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为视角,探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发展和完善的改进策略。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入手,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构建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增强其实效,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提供依据,积极探索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改进策略,寻求多种方法和途径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带动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层面上,力图抛砖引玉激发更广泛更深入的学术争鸣;实践层面上,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发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效应提供积极尝试。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4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9-11
- 1.1.1 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求9-10
- 1.1.2 转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理论诉求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1-13
- 1.2.1 国外研究动态11-12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2-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13-14
-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14-18
- 2.1 相关概念14-17
- 2.1.1 心理健康14-16
- 2.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16-17
- 2.2 理论依据17-18
- 2.2.1 哲学依据17-18
- 2.2.2 现实依据18
-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与问题分析18-26
- 3.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18-24
- 3.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现状的实证研究18-23
- 3.1.1.1 调查对象18-19
- 3.1.1.2 调查方法19-20
- 3.1.1.3 调查结果20-23
- 3.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23-24
- 3.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4-26
- 3.2.1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角色定位模糊24-25
- 3.2.2 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25
- 3.2.3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不高,咨询效果低25-26
- 3.2.4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薄,工作流于形式26
- 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评估26-36
- 4.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要素分析27-30
- 4.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27-29
- 4.1.1.1 主体要素27-28
- 4.1.1.2 媒介要素28
- 4.1.1.3 环境要素28-29
- 4.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构成要素29-30
- 4.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评估的原则30-31
- 4.2.1 科学性原则30-31
- 4.2.2 全面性原则31
- 4.2.3 客观性原则31
- 4.2.4 可操作性原则31
- 4.2.5 相互独立性原则31
- 4.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评估指标体系31-36
- 4.3.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评估指体系构建的方法31-32
- 4.3.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评估体系32-33
- 4.3.3 评估指标体系相关说明33-35
- 4.3.4 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标准35
- 4.3.5 AH 粮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实证分析35-36
- 5 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改进策略36-43
- 5.1 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36-38
- 5.1.1 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开展37
- 5.1.2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7
- 5.1.3 转向以发展性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37-38
- 5.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体系38-39
- 5.2.1 组建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38
- 5.2.2 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38
- 5.2.3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和审查制度38-39
- 5.3 注重课程改革,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39-40
- 5.3.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39
- 5.3.2 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39-40
- 5.3.3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40
- 5.4 实现全方位的教育功能,构建健康教育氛围40-41
- 5.4.1 优化校园环境,创建健康校园文化氛围40-41
- 5.4.2 重视家庭教育,共建良好教育环境41
- 5.4.3 重视社会影响,营造健康社会环境41
- 5.5 确保资金投入,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硬件准备41-42
- 5.6 建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件46-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介5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华;;研究幼儿心理问题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11期
2 陈宗麒;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3 周静舫;;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隋玲娟;;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13期
5 蒋洁;;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4期
6 赵晓风;;大学生犯罪透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9期
7 文建如;;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王海霞;;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世纪桥;2008年08期
9 余蓉蓉;姚义俊;;浅谈金融危机下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现状及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3期
10 ;对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艳娥;;进一步推进军校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玉坤;;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众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办法和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银湖;;心理健康教育——架构心育的桥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刘一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彦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春风化雨二十载 真情呵护学子心——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与展望[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徐福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可持续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许国彬;黄秀娟;黄红清;阎茹;;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周亚东;;浅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邑丰;;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陈宇 本报记者 马彦铭;孩子,你的心事我会懂[N];河北日报;2010年
2 曾平;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白晓峰 赵海蛟;要加强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N];铁岭日报;2006年
4 第五十一中学 胡桂英;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秦安县叶堡乡何坪小学 焦财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爱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N];解放日报;2009年
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主任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带来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许德忠邋张宏勇 实习生 张茜;放飞心灵 让孩子快乐成长[N];武威日报;2007年
9 华中师范大学 叶雷;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做更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毛洼学校 柳艾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N];天津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e
本文编号:966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