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历史评价
本文关键词: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历史评价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20世纪6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又重新兴起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的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新左派运动",由此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由此萌生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整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以下基本论断:社会教育乃为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工人、教育变革旨在推动公共教育普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思想虽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理论相距甚远,但其教育哲学理论积淀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和社会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为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浙江万里学院;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教育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形质异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萌发。在20世纪20年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紧随其后的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先后取得革命胜利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与之相反,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欧发达资本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英;;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论析[J];求索;2010年12期
2 金崇碧;;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J];求索;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尚明;;简析葛兰西的实践哲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丁增锋;史翠婷;;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彭启福;朱风军;;市民社会理论的嬗变——从马克思到葛兰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山小琪;李娟;;文化领导权和思想政治教育[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马静伟;;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简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范益民;;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郁建兴;陈建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嬗变与转型[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李军;;文化霸权·知识分子·文学——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研究[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10 吴亚辉;;论我国“权利制约权力”的现实困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3 李淑梅;;意识形态与人的社会认同[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韩玉霞;;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及其当代启示[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8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苗苗;阿尔都塞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杜长冲;论转型期中国市民社会建构范式及路径[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媛媛;高校师生亲和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吸引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8 余圆圆;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永亮;复数的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家晖;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2 邓建华;;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驱动力[J];求索;2011年01期
3 卢国琪;;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求索;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莉;;由西方马克思主义想到我国的隐性课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王佩雄;;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4期
3 张雪娟;;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1期
4 石艳;;再生产·抵制·拓殖——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5 钱家琪,朱旭东;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挑战——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6 吉标,郭方玲,滕瀚;教育理论:走向交往和对话——关于重塑我国教育理论主体地位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年01期
7 江潭瑜;;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新视野;2007年06期
8 薛理银;;黎成魁的普通教育理论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1993年02期
9 韩红升;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理论的民族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4期
10 阎光才;;批判教育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时代境遇[J];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苹;;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喜旺;谈教育研究中的四“通”[N];光明日报;2002年
2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周荣芳;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胜;文化视野中的洋务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66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