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审思

发布时间:2017-10-06 22:11

  本文关键词: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审思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发展 理论基础 审思


【摘要】: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角度讨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问题。应当从课程教学与人、知识、技术、社会、文化的关系角度来思考拓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必须防止理论基础的泛化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带来的"客串"、"偏离""、拼盘"等消极影响。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应当坚持学科主体意识、强化学科独立地位、提高学科理论品质、采取"渗透"即有机融合的方式进行。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发展 理论基础 审思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研究课题“课程教学改革的传统及其现代转化研究”[06JD04]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个学科的成熟与否,既与其研究方法有关,也与其理论基础有关。当一个学科自觉地意识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并主动地进行讨论时,即表明该学科自觉意识增强学科地位凸显。经过近30年的恢复发展,不仅在教育学科内部而且在教育学科外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价值日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本友;;十年之思:课程改革的文化阻抗与调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2 罗祖兵;;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教学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吴定初;曾文婕;;教育研究疏离教育生活:现象透视与回归途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友;阮守华;于泽元;;教师专业发展中自我迷失与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刘铁芳;问题与期望:试论教育学的改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卢红;试析教育学发展的契机性条件[J];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4 杨启亮;;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5 靳玉乐,张丽;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0期

6 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0期

7 郝德永;;当代课程改革:方法的局限与症结[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2期

8 吴定初,雷云;教育研究对象观探新[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3期

9 赵晋全,黄忠敬;论课程的“科学研究”与“文化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吴国林;论知识的不确定性[J];学习与探索;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信贵;学科发展不平衡性的哲学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李雯,欧阳玉;学科梯队建设与学科发展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3 齐立森;;视觉文化研究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启示[J];教育信息化;2006年19期

4 于影丽;;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时言;;聚焦变革性教育实践,拓展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理论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6 陈时见;;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前景[J];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韩习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蒋和胜;何兴容;杨柳静;;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9 王楠;乔爱玲;;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1期

10 宋凯;郑晗;;探究网络教育[J];才智;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方法[A];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蕊;;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其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善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规划纲要》与学科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高天明 马福迎 蒋建华 管锡基 况晨光;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罗槐 王华生 刘培涛;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吕达;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陈香;“教材老化” 政协委员引出话题 专家学者条分缕析[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单中惠;学科发展由“破”而“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复旦大学历史系 章清 台湾中研究近代史研究所 潘光哲 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 刘龙心 埃尔朗根一纽伦堡大学 朗宓榭;探解中国现代学科的形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姜继为 冯婕;教师职业中的隐性问题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刘猛;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芳;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谢小芸;教科书“学材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碧莲;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凤阳;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历程[D];河北大学;2003年

5 张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4年

6 史忠翠;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戴桂君;教育权利伦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莹;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蔡晓丽;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85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85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