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将40名有改变自我意愿的大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各20人,每组男女各半),实验组接受为期10周的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控制组不进行实验处理。辅导前后分别进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评估。结果:实验组在辅导后的自我批评得分显著下降,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行动、自我认同得分均显著提高。辅导后,实验组自我批评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得分,心理自我、自我认同显著高于控制组得分。意象分析及自我报告也显示实验有效。结论:意象对话取向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有显著作用。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科技学院学生处;
【关键词】: 意象对话 团体辅导 自我概念 大学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意象对话疗法是一种心理动力学取向的、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这种疗法主要的技术是意象对话技术,即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进行交流,改变来访者人格深层的意象活动,从而加强其自知、消除其情结、改善其心理状态[1]。研究表明,该疗法对抑郁症、恐怖症、学习困难等有明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筱珍;;团体辅导——高手过招小学生情绪ABC[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2 张彦;;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3 杜晓琳;董慧中;樊晓阳;吴明霞;;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4 廖桂兰;;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5 熊庆秋;;团体辅导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6 王斌;;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解析——以四川某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为例[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7 林琳;;高校班级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8 王兴华;张慧泽;陈莹;;关于以团体咨询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9 吴素梅;吴沁嶷;罗静;邓耀星;;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高成军;;文化相融,心灵相通——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音;;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范奉莲;王光荣;;团体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综合健康团体辅导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种华人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小青;李志芳;;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与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赵富才;孙淑晶;;团体辅导对缓解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军;;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余林;;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乔静芝;姜琨;;团体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书;张大均;;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倪士光;伍新春;;森田疗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面试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甘勃;蜕变 从谋食者到谋道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杨秀君;重新认识内向性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记者 曾永联;南宁心理专家完成救治工作由川返邕[N];广西日报;2008年
4 张冠年;南宁心理专家结束工作返邕[N];南宁日报;2008年
5 狄方;三级心理维护网试解未成年人心结[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赵永新;需要心理援助的不仅是受灾群众[N];四川科技报;2008年
7 记者 卢文洁 通讯员 朱玉尊;大学班级“新官” “心理健康委员”[N];广州日报;2007年
8 黄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爆发之前做什么?[N];科技日报;2008年
9 张冠年;南宁心理专家点亮灾区群众“心灯”[N];南宁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吴芳和 通讯员 张灿灿;如何让大学生远离“心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5 俞晓歆;影响男性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的依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贝贝;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抑郁倾向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丽丽;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施江玉;团体心理辅导在女性戒毒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常小青;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0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9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