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web2.0 UML模型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教育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热点话题,受到许多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2010年7月我们国家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十七章明确规定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这说明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方面的支持,尤其是Web2.0时代的Tag、Rss、Blog、Wiki等一些新兴工具的出现,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学习环境。新技术的平台为教师建构知识、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网络环境。因此,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描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接着介绍了作者对于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的总结,以便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实践。然后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及平台建设的情况,通过比较得出了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种类和方式需求、平台设计需求,,设计了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框架结构并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系统设计了管理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和专家子系统,其中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导,学生和专家起辅助作用,管理员后台进行维护和管理。使用UML语言构建系统模型,绘制出相关角色的用例图、时序图和活动交互图。设计了资源共享、交流小组、专家交流、新闻订阅、标签分类、后台管理等主要模块。 文章最后对平台进行了部分功能的测试,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了对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评价,总结了本研究的局限性,指出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希望本平台能够真正为教师在教学、学习和生活中带来一定的帮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web2.0 UML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5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界改革发展的共识10
- 1.1.2 新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10
- 1.1.3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新途径10-11
- 1.2 研究内容11
- 1.3 研究方法11
- 1.3.1 文献分析法11
- 1.3.2 问卷调查法11
- 1.4 研究意义11-12
- 1.4.1 梳理和总结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11-12
- 1.4.2 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师合作,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便利12
- 1.4.3 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12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12-18
- 1.5.1 教师专业化及专业发展12-13
- 1.5.2 网络学习共同体13-14
- 1.5.3 WEB2.014-18
- 2 理论基础18-36
- 2.1 相关理论18-25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8-19
- 2.1.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19-23
- 2.1.3 群体动力学理论23-25
- 2.2 网络环境下的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情况25-28
- 2.2.1 国外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状况25-27
- 2.2.2 国内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状况27-28
- 2.3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28-33
- 2.3.1 由当地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组织的教师发展模式28-30
- 2.3.2 校本性教师发展模式30-31
- 2.3.3 教师群体自发组织模式31-33
- 2.4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3-36
- 2.4.1 可行性33-34
- 2.4.2 必要性34-36
- 3 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设计36-60
- 3.1 开发流程36-39
- 3.1.1 准备阶段36-37
- 3.1.2 概要设计阶段37
- 3.1.3 详细设计阶段37-38
- 3.1.4 制作实现38
- 3.1.5 软件测试阶段38-39
- 3.2 系统设计的原则、目的和特性39-42
- 3.2.1 系统的设计原则39-40
- 3.2.2 系统的设计目的40-41
- 3.2.3 系统的设计特性41-42
- 3.3 需求分析42-44
- 3.3.1 教学资源的需求42-43
- 3.3.2 专业学习资源需求43
- 3.3.3 平台设计功能需求43-44
- 3.4 系统结构设计44-49
- 3.4.1 管理员子系统45-47
- 3.4.2 教师子系统功能47-48
- 3.4.3 学生子系统功能48-49
- 3.4.4 专家子系统49
- 3.5 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基于 UML 模型分析49-53
- 3.5.1 用例图50-52
- 3.5.2 顺序图52
- 3.5.3 协作图52-53
- 3.6 功能描述53-55
- 3.6.1 传统环境与网络环境下教师活动对比53-54
- 3.6.2 管理功能描述54-55
- 3.7 相关模块介绍55-60
- 3.7.1 登陆模块55-56
- 3.7.2 资源模块56-57
- 3.7.3 工具模块57-59
- 3.7.4 管理模块59-60
- 4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60-78
- 4.1 平台的体系结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设计60-65
- 4.1.1 体系结构60-61
- 4.1.2 开发工具61-63
- 4.1.3 数据库设计63-65
- 4.2 系统的测试65-73
- 4.2.1 注册和登录平台测试65-67
- 4.2.2 课程资源管理测试67-69
- 4.2.3 答疑功能测试69-71
- 4.2.4 后台页面测试71-73
- 4.3 使用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案例分析73-78
- 4.3.1 试用目标73
- 4.3.2 案例设计73-74
- 4.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74-78
- 结论78-80
- 致谢80-82
- 参考文献82-84
- 附录84-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一种基于网络的实时远程教育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金小璞,罗庆云,徐芳;基于ASP.NET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J];福建电脑;2005年10期
3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4 李志河;;网络课程的类型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3期
5 谢海军;;试论高等院校的网络实验室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年36期
6 范诗武;新世纪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行动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江雨燕;基于WEB的协同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微机发展;2003年11期
8 郑晓薇;任艳波;;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高丹丹;陈向东;张际平;;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4期
10 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贤;用UML设计与实现基于Windows DNA的在线考试系统[D];西北大学;2003年
2 王刚;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与自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浩;基于SCORM规范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4年
4 韩旭;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庆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的设计研究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熊频;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论玉玲;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及其虚拟教研平台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晰宇;网络环境下基于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建霞;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兰芳;基于Web2.0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1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9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