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视角下的教学改革——《单位与公民社会的碰撞:教改者的真实故事》评析
本文关键词:文化变迁视角下的教学改革——《单位与公民社会的碰撞:教改者的真实故事》评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人类学 话语系统 教学改革 文化变迁 单位社会 公民社会
【摘要】:教育人类学从文化视角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民族志是教育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欧阳护华所著《单位与公民社会的碰撞:教改者的真实故事》一书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教学改革过程的经典民族志作品。作者选取G大学为田野点,记述了教育改革过程中两个不同群体的教师参与教改的历程,观察并记录G大学实践社群师生的课堂互动、日常生活惯习、单位的组织结构,透过教学法的革新分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揭示了隐藏在师生日常行为和课堂教学背后的文化力量。采用文化变迁的视角,从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个体选择、影响个体选择的文化力量、文化与社会的互动三个方面对这部著作进行述评,以启发当前教育界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改革问题。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话语系统 教学改革 文化变迁 单位社会 公民社会
【分类号】:G40-5
【正文快照】: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已经走过粗放型的应用型发展阶段,步入专业化、学术化的发展阶段。[1]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同行之间交流,向优秀作品学习是提高教育人类学研究品质的一个必要条件。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学者狭隘地认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范围仅局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袁同凯;;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3 王艳玲;;“局外”与“局内”:多元文化学校情境中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及其课程实施取向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文化对话与视域融合: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现代性视野——教育人类学的分析框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2 孙杰远;;教育人类学应用之问[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1期
3 鞠玉华;;海外新华侨华人子女文化传承状况论析——以日本新华侨华人子女为中心[J];东南亚研究;2013年01期
4 李政涛;;当代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趋势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李运奎;;人类学方法——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5期
6 冯跃;;多维视角中的学习不良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7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9 李长江;李运奎;;人类学方法——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农业教育;2009年05期
10 袁同凯;田振江;;做教育民族志:经历、困惑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2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坚;勐海县勐混镇拉祜族学生低学业成就归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嘎藏土买;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甘南藏汉双语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冯鑫庭;现代教育背景下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贾建军;甘肃省天水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傅霜;高校学位授予仪式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杨其勇;当前重庆土家族哭嫁习俗教育功能的沉沦与解决[D];西南大学;2008年
7 葛化敏;布依族蜡染工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阐释[D];西南大学;2009年
8 黄宫亮;教育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叙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吴鹏宇;高校校园传媒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晓岚;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看中国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尹弘飚;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4 柯政;;教师的文化-认知是如何影响课程政策实施的:以“研究性学习”政策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3期
5 张侨平;林智中;黄毅英;;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参与[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九成;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教学改革[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殷建平,刘芸,穆长富,刘春林,李舟军;深化教学改革 落实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年01期
3 李介,李树宏;略论教师与教学改革[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李介,慕会君;略论成人教学改革[J];成人教育;2002年Z1期
5 李桂荣;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刘俊;;《企业资源计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0期
7 全海英;李霞;刘敬华;邓军民;陶蔷;徐瑾;孙涌;田新;段元民;刘志成;;“医用仪器原理与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0期
8 覃寿同;冯静;陈中中;郑艳萍;王晓洁;李大磊;王栋;;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1期
9 谌海超;;教师如何认识与调整自我在教学改革中的角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忠海;陈伟珍;;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淑钦;高绪贵;;对教学改革“三优化”问题的探讨[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郭华;尤波;李东洁;徐军;;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宋秀照;;计算机专业教改管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胡飞虎;傅亮;张彦斌;陈文革;;浅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5 文娟;;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杜春兰;;建筑学科教学改革的思索与实践[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7 热孜万·塔西;;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周彬;张延星;樊玲;;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杨海燕;;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叶尔逊古丽·木明;;大胆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化学实验教育质量[A];2013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珂;我省启动软件本科教学改革[N];福建日报;2008年
2 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书磊;深化教学改革 建设一流学府[N];组织人事报;2010年
3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刘教民;“三访六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 郑家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徐挺;龙头:专业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姜堰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刁益红;浅谈《设施园艺》课程教学改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潘光;教学改革已成职校发展内在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潘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须突破几道难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颜慧芳;育才中学分校深化教学改革[N];济宁日报;2007年
9 马娟文 王云占;教学改革不能“穿新鞋走老路”[N];云南政协报;2012年
10 三原县东郊中学 姚莉;更新教学理念 进行教学改革[N];陕西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家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琴;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历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戴凤兰;基于传播理论架构下的广告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白云;中小学教师教学改革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军芳;甘肃省高校教学改革新探索[D];兰州大学;2014年
6 仲玉梅;面点工艺教学改革探索[D];扬州大学;2007年
7 沈涛;某医科大学学生评教及对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燕茹;山西省S中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许崇霞;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与专业课教学改革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苏梅亭;东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4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07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