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沟通视角下消解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7-12-12 14:36

  本文关键词:教育沟通视角下消解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沟通 教师语言暴力 消解策略


【摘要】:教育即沟通,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媒介,选择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对教育教学至关重要。语言暴力作为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具有表达的单向性、沟通的无效性和情感的冷漠性等特征。要消解这种负面的影响,教师需要转变师生沟通的方式,建构平等对话的教育情境,同时要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在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加强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育即沟通”[1]的提出体现了沟通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对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给予了关注,而语言作为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其表达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影响教育过程的有效程度,良好的语言沟通能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2期

3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1期

4 张海芹;李佳孝;;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的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2期

5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J];中国教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艳;;北京中小学教师现状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张佳;;简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J];才智;2008年15期

3 邓永萍;;沟通技巧在民航服务中的运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张华;杨阳;;师生关系的背离与消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难题之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5 闫桂莲;;心罚在高职高专学校的表现及防止心罚的策略[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景志坚;;浅谈教学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技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7 肖燕雄;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当代传播;2007年04期

8 廖如莺;;特别的爱如何给特别的你——一位职校普通教师的心灵追问[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9 "新政策背景下师范生专业技能研究"课题组;张颖;周小情;王加花;李武军;毕甸;王小艳;陈素芳;李莉;沈胜林;陈文娇;;论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其评价标准[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6期

10 邱红;试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情感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强;高中师生沟通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水清;学校管理沟通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建功;聋校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渝;重庆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志娟;重庆市主城区初中教师课堂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晓娜;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许瀚月;中学教师批评学生口头用语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吕蕊;中小学校园内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暴力:表现、归因及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志娟;;教师课堂语言暴力浅析[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2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 王祥珍,刘枧;教师暴力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河北法学;2000年05期

4 王柏民;论教师依法执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2期

6 陈燕红;;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1期

7 易迎;;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及其对策[J];教书育人;2008年13期

8 辛学伟;;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3期

9 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10 聂桂兰;张霭云;;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理性思考[J];修辞学习;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文清;[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朱磊;[N];法制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密倩;实施民主教学 教师“五要”[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李薇;提高干部院校教师语言水平的方法和途径[J];经济与管理;2000年02期

3 邹世晋;浅析教师的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08期

4 马悦宁,李建祥;论教师的教学风格[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付俊贤;论美学视野中的教师素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张晓春,杨立杰;谈教师的为人师表[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潘晔;高校教师语言暇疵与根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郑瑞红;论教师语言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J];理论观察;2004年04期

9 渠东玲;谈教师风度仪表的作用[J];教书育人;2004年11期

10 梁腾;警体教学中教师语言对学生心理的影响[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园;;教师礼仪与形象的分析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2 侯春杰;;教师语言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吉各拉格;;数学教师的基本素质琐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4 许董生;;浅谈教师语言[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傅欣;;对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张聪;;教师课堂中语言的加减乘除[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周园;;教师礼仪与形象的分析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王文珠;;试论教师职业品格的塑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覃春梅;;浅谈教师语言对幼儿美术创造的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季兰芹;;浅谈教师的语盲修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元祥;感悟“教师人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沭阳国际学校 张乐华;教师不应有语言霸权[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河南省汝州市 陈亮涛;实施素质教育应提高教师素质[N];学知报;2011年

4 民权县人和镇第一初级中学 赵先进;谈数学教师的语言[N];学知报;2011年

5 河南省镇平县卢医镇初级中学 陈明;浅谈教师的语言修养[N];学知报;2011年

6 姚丽红;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N];伊犁日报(汉);2007年

7 四川省内江市铁路中学 李晓娟;浅析数学审美教育对数学教师美的需求[N];学知报;2010年

8 王尊;应重视教师语言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张立平 作者为承德市岔沟中学教师;教师的语言艺术[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10 刘善泽;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五个面向”[N];承德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权力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道如娜;三语教学条件下的教师合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羊冯;论教师美的两种取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邹锐;论语文教师积极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向洁;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消极感情的表征及矫正策略[D];西南大学;2012年

6 魏志英;多媒体环境下数学教师讲解行为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倩倩;新课改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宋佳音;教师自主支持认知与自主支持行为相关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宁;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礼貌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王会明;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课堂特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82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82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