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与兴起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构建原则上要凸显积极理念;在课程架构上将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的体验、积极的课程环境营造等贯穿于其中,注重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处;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9614)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引言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必修课,各高校纷纷开始研究如何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相比于传统心理学以问题式为主的预防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王建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白秀丽;陈爱梅;孙凌晨;;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姬兴涛;;本土化的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整合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8期
5 乔克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体育健心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江秋玮;闻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贫困生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年12期
7 杨艺馨;雷浩;冯淑丹;;积极心理团辅对改善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苏文宁;马彩霞;许华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1期
9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的抓手[J];中国德育;2010年10期
10 张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菊;赵敬;;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适应性的关系,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效应[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2 徐章燕;;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4年
3 谢光;;在专业技能课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华森;山寨式沉浸体验与艺术作品的互涉[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6 赵凌飞;制造业企业员工积极心理水平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王中华;个性化教学背景下教师文化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贺敬雯;教师愿景与教师发展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强;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开叶;论社会心态建设[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文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广东商学院;2011年
5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金花;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李倩;高职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建芹;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9 王雪宁;婚姻沟通模式、婚姻质量与心理健康风格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徐英姣;“积极学习”在高中物理学业水平等级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2 姚贵平 ,黄晓玲;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02年07期
3 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 严蔷薇,胡青;试论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课程地位和性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12期
5 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洪霞;;积极心理学对心理教学的启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魏艳丽;吴荣先;;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5期
4 郑洪冰;;积极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9期
5 曹新美;刘翔平;蒋曦宁;王铮芳;;积极心理学中流畅感理论评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董冬林;范若琳;刘晓燕;;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动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金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进展述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闫黎杰;;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年07期
9 傅新民;;研究和培养高职学生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刘艳利;马红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心理学思考[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鲁静;徐光兴;;积极心理学导向下的学校心理学模式的转变[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春雷;庄展模;;勇气的积极心理学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苗元江;梁小玲;;谦虚与当代积极心理学[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林潇骁;崔丽霞;;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干预小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北京市妇联副主席 周志军;积极心理学对妇联工作的正能量[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李立勋;积极心理学从“学分鸡肋”到业界焦点[N];北京商报;2012年
4 记者 王宁;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召开[N];健康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季晓莉;学点积极心理学, 掌握幸福“开瓶器”[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6 严明瑗;何谓积极心理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洪波;“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任俊 刘迪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积极心理学:积极力量同样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夏子章;在官兵心灵中播撒阳光[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喜秀;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探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童俊杰;试论积极心理学的潜在危机及其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煜;体育院校《积极心理学》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林潇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沈荦;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7 郭菊;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8 黄静茹;积极心理学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运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10 彭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83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8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