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深度学习及其有效发生的条件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15 22:05

  本文关键词:深度学习及其有效发生的条件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深度学习 浅层学习 信息资源 环境构建


【摘要】: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其有一定的区别与联系。兴趣、情感、知识深度以及构建合理的学习环境、创建优质的信息资源是促使深度学习发生的有效条件。
【作者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教育都在不断地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希望能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学科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并在此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人才。但在当前信息环境下,许多学习者的学习也只是处于浅层的状态。因此,深度学习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如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琳;李凡;王矗;殷旭彪;陈耀华;蒋艳红;赵伟林;;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2 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3 袁爱国;;深度学习:提升基于学案的阅读教学品质[J];教学与管理;2013年22期

4 刘海韬;喻姣;;高校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思考[J];软件导刊;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凡;陈琳;殷旭彪;;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2 梅海莲;陈琳;;数字化学习中文期刊文献统计研究综述[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赵媛媛;陆佩华;;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郝琦蕾;;“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6期

5 黄克浒;廖正微;金增泉;;探析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课程中心平台建设[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王桃;;高校校园网教育资源使用现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35期

7 顾正庶;孙亚志;刘志远;;外语学习资源网站的建设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8 李宏升;王宝红;吕臻;;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J];河南科学;2013年07期

9 王雨;陈莹;;眼动分析法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应用与趋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刘颖;邵雨舟;贾岚;史虹湘;李志伟;;高校基于云服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文正;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勉;E-Learning2.0理念下学习社区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倍倍;网络环境下的个体非线性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凡;社会性软件支持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4 贾文英;电大在线学习平台应用案例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璞;初中英语主题情境化学习网站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敏;移动学习在初二英语学习中的调查与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7 马阳;网络学习任务管理系统模型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吴秀娟;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9 童西蒙;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促进深层学习的研究与设计[D];湖北大学;2013年

10 权朝俊;社会性软件在研究生网络学习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奇;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关系性质的相关、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2 徐正芳;;深度阅读——深度出版的深度选择[J];出版科学;2009年05期

3 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4 王丽;谈云兵;;基于博客的深度学习研究——以苏州教育博客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2期

5 张维忠;唐慧荣;;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的五大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6 陈琳;王运武;徐华平;;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7 李建年;;试论可视化认知工具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金吾伦;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创新特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10 鲍贤清,张仙;运用信息技术认知工具促进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3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4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5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6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7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熊岳农专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3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293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