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杜威实用主义美学视野下的课程观

发布时间:2018-01-05 10:19

  本文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美学视野下的课程观 出处:《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杜威 实用主义美学 课程观 美的体验


【摘要】:实用主义美学是杜威一生哲学思想的深化与完善。它超越了传统美学拘泥于纯艺术鉴赏的窠臼而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体验,为诠释其经验课程理论提供了最佳的哲学视角和方法。杜威美学视野下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着眼于创造美的体验,因为只有充分展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体验才最贴近教育的本质,具有最佳和最充分的效果。杜威美学的价值意蕴不仅可帮助人们超越功利性的课程思维,更为师生共同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课程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衡量尺度。
[Abstract]: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the deepening and perfection of Dewey ' s philosophy of life philosophy . It goes beyond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advocates aesthetic regression daily life experience , and provides the best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nd method for explaining its experience curriculum theory .

【作者单位】: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约翰·杜威是经验教育理论集大成者,其思想对课程与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研究杜威教育哲学的同时,教育界尚未对他的美学给予足够的关注,已有研究也大多局限在其实用主义美学对艺术教育的启示方面。这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之处,那就是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是其思想臻于圆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林海;;探寻有效教学设计的共通基础:基于原则的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琰斐;基于动态平衡思想的“变革性经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方洁;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甘肃省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丽;美育在理工科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霞;布洛克的后现代课程观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魏笑云;;论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其潜在的课程观[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郭元祥;;从“作为事实”到“作为实践”的课程理解[J];江西教育;2008年29期

4 孙玉婷;林丹;;审慎对待西方国家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新思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5 胡乐乐;肖川;;再论课程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J];教育学报;2009年01期

6 潘庆玉;知识之源与课程之流——试论知识观对课程观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吴江 ,张秀阁;新课程观与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J];班主任之友;2003年12期

8 徐晶晶;《未来的课程》[J];上海教育;2003年23期

9 王文岚;新课程观下的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4期

10 伍雪晖;论生命意义的课程观[J];教师之友;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黎明;;论罗杰斯的主体性教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征文获奖名单[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4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高天明;;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刘言;;改革教学管理 适应学生差异[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晓明;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沈剑平邋袁文辉 谢东海;儿童个体差异正被有意无意忽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赵小雅;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曹有云;理念的转变与重建[N];青海日报;2003年

5 王延瑞;和谐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6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罗嘉福;做实事 求实效 达实功[N];光明日报;2007年

7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尊重个体知识决定课程教学转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游牧”到“传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罗敏江;课程和教材观[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新音乐课程漫谈[N];音乐周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8 段鸿;论教师作为课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郑秀敏;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娜;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林林;泰勒与多尔课程观的比较及其启示[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林霞;人本主义课程观及其现代教育价值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张翠平;论实践的课程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义民;阿普尔批判教育理论课程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灵芝;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中国的适切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朝晖;从蓝本到文本——课程观的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郑波;论课程的过程属性及其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双阳;严复课程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平;关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82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382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