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理念与策略

发布时间:2018-01-21 23:12

  本文关键词: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诊断 校本教研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更新观念,二是改善行为。二者都是师生进行有效的持续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在以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为目的的课堂诊断与改进中,最深层的观念冲突可以归结为到底是"学科中心"还是"学生中心"。从"学为中心"出发,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应该坚持三项原则:符合学科精神、"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Abstract]:There are two main purposes for teachers to diagnose 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one is to renew the concept. The second is to improve behavior, both of which ar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arry out effective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in the classroom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imed at changing ideas and improving behavior. The deepest conflict of ideas can be summed up as "subject center" or "student cen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as the center",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adhere to three principles: accord with the spirit of discipline. "step by step," with outstanding emphasis.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有效教学不是一项运动,也不是为了漂亮而添加在头上的珠花。它是实实在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互动,每一项作业,都影响着教学效果。对教师来说,教学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引导孩子们尽可能投入到思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文辉;;谈“无为而治”思想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邬志辉;;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的政策表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孙莉;;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确立[J];发展;2009年08期

4 肖立民;;“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确立[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5期

5 龚敏;张婷;孙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12期

6 刘忠华;;新世纪教育范式的转型与校长角色的多元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海英;伍州;;学校改进的路径分析:学校领导的视角[J];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8 罗洁;;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构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9 蒲蕊;;有效的学校改进:一种实施策略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10 李良荣;;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启示[J];学理论;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小栋;孙河川;;辽宁省校长领导力要素差异测评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锦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锦明;中学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水英;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龚程玉;小学生命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冲;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国林;“并校”背景下促进个人—组织认同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许晓;农村中小学女校长成长的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晓萍;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邵薇;中外合作高等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燕;中职学校科学德育方法实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丽娜;校本课程开发中教育利益相关者影响力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良华;“问题”还是“方法”?——走出校本教研的“方法中心”[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9期

2 ;信息专递[J];内蒙古教育;2004年09期

3 朱传平;吴胜贵;;校本教研,为贫困山区学校发展提速[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年03期

4 薛杰;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优势 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J];黑龙江教育;2003年Z5期

5 谢铭德,刘杨;以校为本 校际联动 区域推进 整体发展——潜江市园林教育分局开展校本教研纪实[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4年05期

6 陈先凤;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师生发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6期

7 林晓丹;;学校校本教研中的质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8 崔希俊;;校本教研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5年33期

9 张晓明;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良策[J];黑龙江教育;2003年Z6期

10 曹建军;对校本教研的一些理性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守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校本教研、常规教学现状的研究与对策 如何搞好民办学校校本教研和常规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李月鲜;;在教学反思中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袁书凤;孙河川;;2009年教育效能学术成果文献综述[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万利平;;以人为本,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师彦英;;以研促教 以教带研 教研相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7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校本教研:让课堂“动”起来[N];重庆日报;2005年

2 胡双成;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4年

3 临汾二中 罗青姣;校本教研课改成功的保证[N];临汾日报;2005年

4 记者 张策;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华忠;校本教研,,校长该做些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禹明 房超平;校本教研:“对接”理论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宁夏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 王少元;还需要仔细审视校本教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武穴市四望中心学校 唐国年;走进校本教研[N];黄冈日报;2006年

10 李彩琴;浅谈校本教研[N];延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秦亚玲;Google云服务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素红;小班化对有效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2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52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