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培训核心要素的“对象变量”群
本文选题:教师培训 + 核心要素 ; 参考:《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培训对象是教师培训核心要素之一,它表现出若干变量群。本文详细探讨了教师培训对象背景变量群、发展变量群和环境变量群,背景变量群包括自然变量、时间变量、文化资本变量、社会资本变量和政治资本变量;发展变量群主要有等级化的职称变量、层级化的荣誉变量、科层化的职务变量和资格更新变量;环境变量群不仅表现在学段、年级、学科等变量,也表现在空间和组织,甚至是行政区域变量。文章认为,"对象变量"群是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培训项目的需求、主题等要素。
[Abstract]:The training object is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teacher training , it shows several variables group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variable group , development variable group and environment variable group of teacher training object . The background variable group includes natural variable , time variable , cultural capital variable , social capital variable and political capital variable .
【作者单位】: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10JJD880003)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旭东;宋萑;;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J];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韩志明;;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3 房春燕;;对官僚制的理性审视和反思[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颖;;中国公共组织的目标改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董春宇;;公共选择理论假设的限度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5期
6 马翠军;;对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变革趋向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7 刘志平;;官僚制的当代困境与重构[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范海杰;;浅析韦伯科层制理论的结构特征[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2期
9 傅萍婷;;论官僚制与社会和谐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10 李海;;韦伯的官僚制及其历史价值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龚会莲;;论官僚制政府伦理困境的突破及我国的经验[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晓珊;代表的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叶本乾;生成与重构: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农村基层政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胜;试析西汉前期功臣列侯宗室诸王相制相依之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官僚制的运行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刘艳萍;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展飞;我国行政组织伦理的失范与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冬蕾;政府组织中的女性参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石梅;从大学生到公务员——对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雅茹;乡镇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吕俊平;整体性政府理论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商诗洋;概念与理论:官僚制在中国的演进与发展[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10 冉曦;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王进;刘晓农;;基于职务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评价[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白雪梅;王艳杰;;三种员工培训需求评估模型的比较[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鹏,时勘;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J];心理学动态;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李小波;培训在学习型组织中的新角色[J];继续教育;2002年06期
2 林健;骨干教师培训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2期
3 张建宏;;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员工培训[J];现代企业教育;2005年11期
4 杨培升;;对我市一轮“学习主题构建”培训的解析——兼谈培训实效性的路径切入口[J];师资培训研究;2005年03期
5 周颖芳;;案例教学在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江西小队:我们付出,我们收获[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11期
7 金鑫;刘为;;默会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对一种成人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6期
8 朱仲敏;;新课程背景下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的角色定位与能力要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7期
9 唐金国;;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教师;2009年16期
10 陈宏友;;美国校长培训历程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贤乐;;安全社区培训体系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郝思敏;;怎样做好门诊护士的培训[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巍;钱俊秀;;对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A];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培训工作有奖征文获奖文集(选编)[C];2004年
4 周耕夫;李栋学;;工学结合 期待制度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培训合同的启示[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郑国军;;从实效上着眼推进校本培训[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整合职能机构 发挥资源优势 全力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7 姜元利;赵平;;转变培训理念、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新模式[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欲升;;中小学教师职务培训有效教学模式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江波;王国红;;引言:社会性别意识的提升[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庞丽娟;;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及师范院校自身特点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副院长 王鸿杰;打造培训者的“核心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董峻;农村劳动力:只有9.1%受过技能培训[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毕式明;吴子因;林甲松;630多禁摩涉及人员报名做“的哥”[N];南方日报;2007年
4 墨寒;门店“教练”[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5 记者 刘洋;甘肃兰州:推行“克隆培训” 提升教育水平[N];东方烟草报;2011年
6 通讯员 冯友松;汉阴确保“人人技能工程”顺利实施[N];安康日报;2010年
7 刘宁 李坚;“菜”好,胃口就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胡丽清;瞧不起教师的培训咋能受欢迎?[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鲍丹;山西开展百万矿工大培训[N];中国矿业报;2005年
10 赵小雅;2007年高中新课程国家级培训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静;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图景:知识与行动的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坤;IT企业新员工培训[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赵媛媛;饭店培训者系统构建[D];青岛大学;2009年
3 周广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丽丽;基于E-learning的企业员工培训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叶春平;朝阳市中小学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英;参与式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乌日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参与式教师培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桂芬;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齐倩楠;县级教师培训实效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兵丽;成都高中英语教师新课程改革培训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85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8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