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默:对影子教育的应有回应
[Abstract]:On the other hand, "Shadow Education" is a topic that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nd studied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It is a private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nature of extracurricular tutoring and tutoring, which exists relative to mainstream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shadow education is also called extracurricular tutoring.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onclusion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shadow education, which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lack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owever, with regard to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shadow education, Chinese scholars have reached some consensus: first, the remedial subjects of shadow education emulate the mainstream school education, mainly academic courses; Second, the scale and form of shadow education change with the mainstream schoo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经费课题(1312002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马克·贝磊;廖青;;“影子教育”之全球扩张:教育公平、质量、发展中的利弊谈[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杨启亮;“家教”: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4 杨洪亮;;欧盟“影子教育”初探[J];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5 杨洪亮;;《影子教育的挑战:欧盟家教及其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解读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全功;;补习教育的地域延展及其社会效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董傼芬;刘新玲;;有偿家教的历史与现状——基于文献研究的综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张道国;;《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刘言滢;张艳丽;王裕;;对某高校家教服务中心工作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8期
5 李智会;;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影子教育的价值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2期
6 成刚;;我国民办教育产业战略研究——基于境外上市教育机构的SWOT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2期
7 林霞;;关于大学生家教理论研究的法学思考[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8 吴亮奎;;“差生”问题:教学责任视角分析[J];班主任;2013年11期
9 柴雪;;当前课外补习教育的现状分析[J];才智;2013年11期
10 黄玉钗;;关于家教属性的初步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成;家教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薛希玲;从众:小学生培优热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大伟;我国大学生家教现象透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从庆;论学校场域之外的资本运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爱菊;开发和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栾小芳;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秦初生;直面道德冲突:中学道德教育的检视与革新[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廖作秀;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规范化管理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岩;对“助学所”的社会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丽静;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补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全功;;补习教育的地域延展及其社会效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檀传宝;公权对私域的蔑视与僭越:对“有偿家教”及其行政处理方式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尹力;;教师身份泛化:法治视野下亟待消解的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的调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5 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5年01期
6 石鸥;面临考验的教育学边界——关于教育学三分科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7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8 范晓慧;;“影子教育”的思考:多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许政法;;韩国课外补习政策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2期
10 王吉;;基于网络的补习教育:让影子教育走进阳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民选;;英国对近廿年学校教育的辩论和改革[J];教育评论;1989年01期
2 王淦生;给学校教育来点“阳刚之气”[J];江苏教育;2004年19期
3 肖远骑;;学校教育最缺失的是学校文化精神[J];成才之路;2010年14期
4 田继忠;;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宁夏教育科研;2008年03期
5 胡国运;;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一条基本规律[J];湖南教育;1980年02期
6 梁松山;教育需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J];教育与经济;1986年02期
7 赵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路向——对老少边远农村地区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4期
8 曲天立;;教育科研与学校品牌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08年01期
9 李舜;;论“三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建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Z1期
10 陈娟;;抓实“六个一” 落实教科研[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巧利;;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具滋Q;;韩国教育机构评价的演变与展望[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8 李光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9 史新琼;;浅谈教育科研档案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10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舒娟;“中小学校长新闻会客厅”开张啦![N];成都日报;2006年
2 记者 谢安聪 南卫东;义正乡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N];延安日报;2007年
3 作者为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生 张峰;老板办教育:篱笆墙的影子咋那么长?[N];工人日报;2001年
4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5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8 张明良;提高全民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N];红河日报;2008年
9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10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芳;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缺失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7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8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9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83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8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