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学生有效协作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7:36
【摘要】: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学生有效协作的策略方法。论文通过分析计算机支持的网络环境中协作学习的特点和优势,借鉴课堂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引入组织行为学与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提出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学生有效协作的策略假设;并实施具体实验对策略假设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策略的有效性,以期能为协作学习的实践应用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论文第一章主要对国内外协作学习研究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提出实验研究的假设。 论文第二章阐释了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依据。在协作学习领域一直存在“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混用的现象,论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阐释说明。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社交技能,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学生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变化,笔者提出了“协作技能”这一概念对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交流协作技能进行界定。 组织行为学与知识管理的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引用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协作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组织行为学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来达到双赢的目的与协作学习强调的通过知识的共享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不谋而合。组织行为学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技术理论与组织冲突管理理论对协作学习中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而小组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策略与方法又可以在知识管理理论中找到参考。 论文第三章对所提出的实验假设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策略的有效性。被试为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2004 级98 名大一本科生。实验内容包括四部分:激发学生协作动机的方法、社交技能的培养对协作效果的影响、知识管理技能对协作效果的影响与有效的技术支持对协作效果的作用。实验研究采用判断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方法。 论文第四章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论文中提出的三种激发学生协作动机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协作动机水平均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与知识管理技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协作学习工具对学生的协作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与提出的策略假设是一致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34
【图文】:

共享学习,空间界面


本次实验的环境主要是多媒体网络实验室与普通课堂。所使用的技术工联网提供的实时、非实时的聊天工具与网络论坛外,还有一个非常实用习工具——Groove。它可以为小组成员提供共享学习空间,小组成员通间可以共享资源文件,共享日历表,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讨论,异步甚至同一文件或浏览同一网页等。另外,通过 Groove,小组成员之间还可时的语音消息交换或文字信息交流。图 3-1 是一个小组成员创建的个人学习空间,主题是关于如何学习《学技术》这门课程的。在学习空间的右上方罗列的是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内可以在任何时间对讨论主题或别人的消息发表意见;右边中间部分显示消息的具体内容,用户也可以通过这里发送讨论内容;右下部分提供的息交换和聊天功能;左上部分显示的是目前有哪些小组成员在线;左下即时语音广播功能,启动该功能,所有在线的小组成员可即时收到语音广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成员拥有广播权。由于 Groove 采用的是点对点的直式,所以既可以通过 Internet 运行,又可以直接在局域网上运行。

共享学习,参加者,文件夹,文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件部分则存放与该主题内容相关的文件,所有存放在此的文件共享,大家也可以在此创建文件夹,存放共享文件;页面浏览地址;日历允许创建者制定小组学习活动安排;讨论为大家提发表意见的空间;联系保存所有参加者的通讯方式。所有存放容都可以被参加者共享。图 3-2 是文档界面,小组成员可以把存放在文件部分里。每个人既可以查看里面的资料,也可以把资料存放在相应文件夹下。每次小组其他成员在文件部分作了出现新文档标志以示提醒,这样就避免了小组资源的重复建设的效率。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邵谦;刘青云;马小隆;杨静;葛圣松;;基于协作学习的综合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松;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丽;大学英语网络协作教学活动设计[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祝爱芬;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菊;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协作学习研究与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7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17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