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强度对不同自尊水平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22:51
【摘要】:影响创造力表现的环境因素一直是创造力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探究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教学环境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出于对中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关注,促使我们不仅关注环境因素对于不同中学生群体的创造力产生的影响,还同时研究中学生人格特征在不同环境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作为日常生活、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外在环境因素,对竞争和个体表现的关系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学者们众说纷纭,关注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也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科学创造力是创造力在教育教学环境研究中具有高度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重要研究部分,关于竞争对青少年科学创造力表现的影响更是缺少实证研究。对于中学生群体来说,创造力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其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需求。然而创造力本身受到个人、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尊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格变量,在中学生面对挑战竞争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验干预等多种方法,选取共计361名中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研究来探讨竞争环境、竞争强度对不同自尊水平中学生个体的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结合以往研究,本研究设计了研究一来检验在有无竞争环境下,中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否具有差异性。研究二通过设置不同实验竞争环境,探讨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个体在不同竞争强度(高竞争强度、中等竞争强度、低竞争强度)下,科学创造力水平的差异。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第一,有无竞争环境对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存在显著差异影响,竞争环境下中学生的创造力各维度(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均显著高于无竞争环境。 第二,不同竞争强度对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在低竞争强度下,中学生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均显著提高。中等强度下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相比没有竞争环境组仍然在独创性维度上有显著地提高。但是在三个维度上该组学生的创造力各维度均显著高于高竞争强度组。在高竞争强度下中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与低竞争条件和中等竞争条件相比产生了明显的下降,在流畅性和度组和无竞争强度组。 第三,低竞争强度最有利于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表现,中等强度效果次之,高竞争强度不利于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表现,随着竞争强度的不断增强创造力水平逐渐下降,竞争强度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为一个逐渐下降的曲线。 第四,在不同竞争强度的条件下,自尊在竞争强度对中学生的科学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竞争强度下,低自尊水平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显著下降。 第五,不同竞争强度对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产生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4
【图文】:
分组之间的差异情况,采取事后多重比较方法(LSD)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面表10,表11,表12和图2图3,图4所示。 表10不同竞争强度下流畅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LSD) (I)竞争强度 (7)竞争强度 均值差(I-J) StdError Sig低竞争强度 中等竞争 4.7546** 1.4221 .001高竞争 9.3927*** 1.48415 .000无竞争 8.0158*** 1.45089 .000中竞争强度 高竞争 4.6381** 1.47073 .002无竞争 3.2612* 1.43716 .024高竞争强度 无竞争 -1.3768 1.49856 .359注:***p<0.001, **p<0.01 ,*p<0.05通过表10的事后比较(LSD)发现,在流畅性维度上随着竞争强度的变化,中学生科学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即低竞争强度组的流畅性显著高于中等强度组(广4.7546,产0.001),同时显著高于高竞争强度组(/=9.3927,;7<0,001)和无竞争环境组(户8.0158,;7<0.001),中等竞争强度组被试流畅性成绩显著高于高竞争强度组(/=4,6381,p〈0.01)和无竞争强度组(/=3.2612,;?<0.05)
不同竞争强度下灵活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竞争强度下独创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本文编号:2767945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44
【图文】:
分组之间的差异情况,采取事后多重比较方法(LSD)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面表10,表11,表12和图2图3,图4所示。 表10不同竞争强度下流畅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比较(LSD) (I)竞争强度 (7)竞争强度 均值差(I-J) StdError Sig低竞争强度 中等竞争 4.7546** 1.4221 .001高竞争 9.3927*** 1.48415 .000无竞争 8.0158*** 1.45089 .000中竞争强度 高竞争 4.6381** 1.47073 .002无竞争 3.2612* 1.43716 .024高竞争强度 无竞争 -1.3768 1.49856 .359注:***p<0.001, **p<0.01 ,*p<0.05通过表10的事后比较(LSD)发现,在流畅性维度上随着竞争强度的变化,中学生科学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即低竞争强度组的流畅性显著高于中等强度组(广4.7546,产0.001),同时显著高于高竞争强度组(/=9.3927,;7<0,001)和无竞争环境组(户8.0158,;7<0.001),中等竞争强度组被试流畅性成绩显著高于高竞争强度组(/=4,6381,p〈0.01)和无竞争强度组(/=3.2612,;?<0.05)
不同竞争强度下灵活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竞争强度下独创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雷伶;肖丽辉;;大学生的竞争态度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2 申继亮,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3 吴明证;水仁德;孙晓玲;;自尊结构的压力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4 张景焕;王亚男;初玉霞;徐希铮;;三种压力与创意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5 胡卫平,Philip Adey,申继亮,林崇德;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的比较(英文)[J];心理学报;2004年06期
6 周浩;龙立荣;;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年08期
7 李亚丹;马文娟;罗俊龙;张庆林;;竞争与情绪对顿悟的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年01期
8 徐希铮;张景焕;刘桂荣;李鹰;;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2767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6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