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0-08-11 12:45
【摘要】: 本文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依据,对合 作教育产生的社会根源、实践基础以及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利用充分 的历史资料和作者参与国际交流所获得的最新发展信息,对合作教育 自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后近一百年,尤其是近五十年的发展与演变进 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和发现合作教育的内涵、特征、属性和发展 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论述合作教育在我国发展的 必要性、可行性,分析我国合作教育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和受到的 制约,提出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合作教育 的对策和措施。 合作教育产生的萌芽是产生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 是欧洲的工读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功利主义大学思想在赠 地学院和州立大学运动中的迅速崛起,使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合作 教育最终冲破理性主义大学思想的束缚而在美国诞生。合作教育将学 习与真实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应对 就业市场的竞争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也提高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 能力,因此百年不衰,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高等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高等学校扩大 招生规模虽然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步伐,促进了我国经济的 持续发展,但如何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却仍没有真 正得到解决。相反,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从 而使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问题越发显得突出。作者认为, 合作教育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极好方法,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 完善的新形势下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52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长青;王宪青;;食品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6期

2 胡玲凤;;基于国际合作教育的海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常先厚;;社会体育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析——基于重复博弈视角[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4 孙冬梅;;浅谈合作教育的力量[J];学周刊;2011年12期

5 郝志强;;美国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1年15期

6 刘相龙;王锦;;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职业;2011年23期

7 高玉诺;;“一线四点”礼仪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德育;2011年02期

8 ;动态与信息[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2期

9 鲍宗豪;科学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4期

10 邢清华;;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定位与角色的国际比较[J];职教通讯;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棋;陆宏瑶;俞乐;;《听能形成》在中国的实践[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教育教学特征[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3 左铁镛;;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开展与实践[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许成祥;杜国锋;;实施全过程工学交替 培养高素质土木人才[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成松;刘昌明;许成祥;;走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道路——谈21世纪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古蓉芬;;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型农民培养的要求[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曾勇;隋旺华;刘坚;;工科地质类“产学研教”互动型合作教育机制研究[A];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曾勇;隋旺华;董守华;;工科地质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理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刘春惠;;理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扬明;;论广义按劳分配——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广义阐释[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勇;合作教育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带来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温源;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成功模式[N];光明日报;2002年

3 绍海;二板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下)[N];证券日报;2003年

4 绍海;二板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上)[N];证券日报;2003年

5 梁能;总裁的“生命周期”[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华凌;先试深浅后跳水[N];科技日报;2008年

7 赵青邋杨士龙;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大学生就业“直通车”[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赵青邋杨士龙;加拿大合作教育打造就业“直通车”[N];经济参考报;2007年

9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隆栋 通讯员 罗益群 黎江东;专家提醒:认清利弊量力而行[N];湖北日报;2008年

1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汪泓;创建现代化特色大学[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司徒大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杨旭东;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与外部控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叶向阳;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余秀琴;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丽萍;加拿大高校合作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婧;战后美国合作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3 程可胜;反垄断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天津财经学院;2002年

4 谢穑;语文教育中的合作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林木;美国高校合作教育支持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越;垂直专业化分工:分工基础、分工利益与中国的实践[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7 付静;河南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徐浩斌;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静;激励机制的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89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89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