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10:01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物质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指人们在价值取向上倾向于追求高物质、高品质的生活,将金钱与地位作为奋斗的价值与目标的一种生活态度。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一经形成,就会调控其社会行为。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准确了解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现状,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RichinsDawson编制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MVS)进行本土化的修订后,对中职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现状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最后揭示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修订RichinsDawson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问卷(MVS),包括财物成功、获取中心、获取快乐三个维度。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7~0.803之间,且具有较好的模型适配指数,信效度均已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总分及各因子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财物成功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获取快乐因子,最低得分是获取中心因子; (3)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总分及财务成功因子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获取中心和获取快乐因子的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男生在获取中心维度得分高于女生,在获取快乐维度得分低于女生; (4)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总分及三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总分、财物成功和获取快乐维度的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获取中心的得分随年级升高先增后降。 (5)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总分及各因子在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6)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总分及各因子在家庭月收入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具体表现为:总分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先增后降,财物成功和获取快乐维度的得分也是先增后降,而获取中心维度的得分是先降后增。 (7)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总分及各因子在月生活费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总分及财务成功维度得分随着月生活费的增加是有先降后增,获取中心维度的得分是先降再增又降,获取快乐维度的得分是先增后降。 (8)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两两均呈显著相关,具体表现为:物质主义价值观总体及各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体及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体及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9)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支持的回归效应显著,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社会支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财务成功、获取中心、获取快乐通过影响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间接影响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中职生 物质主义价值观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10
- 研究意义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2-31
- 1. 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12-19
- 1.1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界定12
- 1.2 物质主义者的人格和特性12-13
- 1.3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13-14
- 1.4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因素14-16
- 1.5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相关研究16-19
- 2. 社会支持的研究19-22
- 2.1 社会支持的界定19-20
- 2.2 社会支持的类型20
- 2.3 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20-21
- 2.4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21-22
- 3.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2-27
- 3.1 主观幸福感的界定22-23
- 3.2 主观幸福感的功能23-24
- 3.3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与测量24-25
- 3.4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5-27
- 4. 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27-29
- 4.1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27-28
- 4.2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28
- 4.3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28-29
- 5. 问题提出29-31
- 5.1 有研究的不足29-30
- 5.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30-31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31-60
- 研究一 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问卷的修订31-40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31
- 2. 研究方法31-38
- 3. 讨论38-40
- 4. 结论40
- 研究二 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现状研究40-50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40
- 2. 研究方法40-4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41-47
- 4. 讨论47-49
- 5. 结论49-50
- 研究三 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50-60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50
- 2. 研究方法50-51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51-57
- 4. 讨论57-59
- 5. 结论59-60
- 第三部分 总结论与研究不足60-62
- 1. 总结论60-61
- 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7
- 英文部分62-64
- 中文部分64-67
- 附录67-76
- 附录167-69
- 附录269-70
- 附录370-71
- 附录471-73
- 附录573-75
- 附录675-76
- 致谢76-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011.9—2014.6)78-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财玉;惠秋平;何安明;;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强迫性消费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何瑛;重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4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孟洁;张河川;;物质主义与“传统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5期
6 许燕;;大学生物质主义现状及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探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7 李原;李朝霞;;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内在心理机制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姚本先;陆敏;;物质主义概念与测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研究;2010年04期
9 张红霞,王晨;北京市青少年物质主义态度的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03年09期
10 陈国龙;;浅议物质主义倾向及其衡量[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4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