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设计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17:00

  本文关键词: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设计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联片教研是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目标,依托于校本教研,以校际合作、区域互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形式。在农村地区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能够解决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活动受限等问题,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联片教研活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广泛研究实施,各地区通过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在教育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联片教研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已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教研正是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它具有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区域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因此,将网络教研与传统联片教研相结合,构建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该模式根据教研主题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研方式。这种基于教研主题内容的教研活动方式,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联片教研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验”项目的支持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构建出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与口头访谈等方式对目前联片教研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传统联片教研的不足及开展网络教研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对混合式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和行动学习理论的梳理,得出对本研究的启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并对实施步骤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在部分项目学校中将该模式投入实施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本研究实践环节的项目学校是甘肃宕昌小学试验学校,,结合教研后的问卷调查、实地听课及口头访谈,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并总结出实施混合式联片教研的相关策略。 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全面分析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关于联片教研领域的研究现状、论述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及对农村小学现有联片教研的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在农村地区开展混合式联片教研的可行性及重要意义;第三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阐述了理论基础及对本研究的启示,其次总结开展网络联片教研的工具及人员配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第四章为本研究的实践部分,将构建出的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实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第五章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村 联片教研 混合式联片教研 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34;G6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论8-16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9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问题的提出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一、 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9-11
  • 二、 联片教研研究现状11-12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12-14
  • 一、 研究内容12-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14-16
  • 一、 研究方法14-15
  • 二、 研究过程15-16
  • 第二章 混合式联片教研的提出—基于现有联片教研的调查分析16-25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6-17
  • 一、 教研16
  • 二、 联片教研16
  • 三、 混合式联片教研16-17
  • 第二节 农村小学现有联片教研现状调查分析17-22
  • 一、 农村小学联片教研现状调查17-21
  • 二、 农村小学联片教研现状分析总结21-22
  • 第三节 混合式联片教研的意义22-25
  • 一、 减少开支,高度共享优势资源22-23
  • 二、 易于形成学习共同体,提高教研效率23
  • 三、 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化23-24
  • 四、 有效地解决后续支持工作的问题24-25
  • 第三章 混合式联片教研的模式构建25-35
  • 第一节 理论基础25-29
  • 一、 混合式学习理论及启示25
  • 二、 成人学习理论及启示25-26
  • 三、 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启示26-27
  • 四、 行动学习理论及启示27-29
  • 第二节 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构建及解析29-32
  • 一、 混合式联片教研模式构建29-30
  • 二、 混合式联片教研实施步骤30-32
  • 第三节 混合式联片教研工具的选择及人员安排32-35
  • 第四章 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的实施过程及评估35-47
  • 第一节 教研前的基本准备35-36
  • 第二节 混合式联片教研的有效性支持36-39
  • 一、 目的引导37
  • 二、 资源和工具的支持37-38
  • 三、 行动循环38
  • 四、 同伴互助/专业引领38
  • 五、 奖励约束机制38-39
  • 第三节 混合式联片教研的实施39-42
  • 一、 选取实践对象39
  • 二、 制定行动方案39-41
  • 三、 实施行动41-42
  • 第四节 混合式联片教研效果反馈及完善策略42-47
  • 一、 混合式联片教研效果反馈42-45
  • 二、 完善混合式联片教研的实施策略45-47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47-49
  • 第一节 研究结论47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1
  • 附录51-54
  • 附录一51-53
  • 附录二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文青;;关于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的探讨[J];青海师专学报;2009年03期

2 孔企平;;教学策略的转型:从独白走向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6期

3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4 汪卫平;;联片教研:一个教师群体发展的框架[J];新课程(综合版);2008年08期

5 王莹;;Blending Learning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7期

6 潘文涛;;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行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7 孙立春,张茂聪,张彩霞;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3期

8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04期

9 张勇;;联片教研:城乡教师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农村小学混合式联片教研设计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1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