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20:15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劳工教育 教育思潮


【摘要】:民国时期,随着产业化革命的不断推进,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对科技的依赖,对劳工实行一定的教育,以提高劳工的生产技能增强企业的发展力。在劳工方面,因不堪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而发起了劳工运动,其中就包括对受教育权利的争取。劳工问题日益严重,劳资矛盾不断升级,,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统治,遂大力倡行劳工教育,劳工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公认的解决劳工问题最好的办法。劳工教育思潮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劳工教育的倡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形成一股波及全国的教育思潮。本文在挖掘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劳工教育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与分析法,梳理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所具有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部分,论述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介绍现有文献对劳工教育的研究成果,找出已有研究的薄弱环节,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部分,论述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演进的过程。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思潮产生的思想基础,劳工教育是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劳资双方对教育的诉求而产生的,同时受劳工教育运动及传统教育改革趋势的促成。劳工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劳工教育思想及国外劳工教育思想的引进和传播构成劳工教育思潮的思想基础。劳工教育思潮在清末民初时期初见端倪,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教育思潮澎湃于全国,而后随着劳工教育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及问题,劳工教育实施逐渐走向失败,劳工教育思潮也随之没落。 第二部分,分析了劳工教育思潮中对劳工教育的内涵、目的和使命、主要内容、劳工教育的实施、师资问题、劳工教育实验及劳工教育制度建设等问题的讨论。并分析了劳工教育思潮的特点,主要是以劳工为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群体性的共识,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潮。 第三部分,揭示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影响及启示。劳工教育思潮推动了劳工教育运动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其对中国社会的主流影响是积极的,推动了经济发展、教育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对今日的企业教育、职工教育及农民工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为今日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 劳工教育 教育思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绪论10-22
  • 一、 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10-11
  • (一) 论文选题缘由10-11
  • (二) 选题意义11
  • 二、 文献综述11-20
  • (一) 民国时期有关劳工教育的提案、法律法令及统计资料11-14
  • (二) 著作14-16
  • (三) 期刊及论文16-20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20-22
  • (一)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二) 研究目标21
  • (三) 研究方法21-22
  • 第一部分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演进22-32
  • 一、 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22-27
  • (一) 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的推动22-24
  • (二) 企业发展、劳工本身对教育的诉求及劳工教育运动的促成24-25
  • (三) 传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25-27
  • 二、 劳工教育思潮产生的思想基础27-28
  • (一) 劳工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劳工教育思想27
  • (二) 国外劳工教育思想的影响27-28
  • 三、 劳工教育思潮的发展演进28-32
  • (一) 劳工教育思潮萌发于劳工教育实践28-29
  • (二) 劳工教育的普遍实施促成劳工教育思潮的蓬勃发展29-31
  • (三) 随着劳工教育的失败而逐渐衰落31-32
  • 第二部分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32-58
  • 一、 劳工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32-55
  • (一) 劳工教育的内涵32-34
  • (二) 劳工教育的目的和使命34-36
  • (三) 劳工教育的内容36-44
  • (四) 劳工教育的实施问题44-49
  • (五) 师资的素质及培养49-50
  • (六) 劳工教育实验50-53
  • (七) 劳工教育制度建设53-55
  • 二、 劳工教育思潮的主要特点55-58
  • (一) 以劳工为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5-56
  • (二)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群体性的共识56
  • (三) 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潮56-58
  •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的影响及启示58-65
  • 一、 劳工教育思潮的影响58-60
  • (一) 为劳工教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58
  • (二) 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和发展58-59
  • (三) 对劳工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59-60
  • 二、 劳工教育思潮的启示60-65
  • (一) 教育的改革要适应社会变革的节奏61
  • (二) 对今日企业教育、职工教育、农民工教育具有借鉴意义61-63
  • (三) 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63-65
  • 注释65-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忠;;试论民国时期企业内教育的发展趋势[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忠;;近代中国劳工教育的历史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李忠;;民国时期劳工教育述论(1927-1937)[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忠;;民国时期劳工教育制度建设及其影响[J];职教论坛;2010年04期

5 李忠;;简论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经验与问题[J];职教论坛;2010年28期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劳工教育思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劳工教育 教育思潮




本文编号:511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11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