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依恋特征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依恋特征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 失父爱 失母爱 亲子关系 客体依恋 农村人口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及特点。方法整群选取山西某中学农村留守儿童156名及非留守儿童25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采用张杉杉的初中生依恋问卷进行测查。结果留守儿童除了在朋友依恋上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母亲、父亲、照顾者依恋上其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P0.05);留守儿童在母亲、父亲、朋友和照顾者依恋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及与父母联系频率方面的显著差异;在年级变量上,初中一年级比初中二年级留守儿童更多对朋友依恋(P0.05)。在4类依恋对象上,留守儿童更多的依恋母亲、朋友和其照顾者,其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的依恋得分(P=0.000)。结论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不如非留守儿童。初中一年级留守儿童相对于初中二年级儿童更多对朋友依恋。留守儿童更多依恋母亲,朋友和照顾者,较少依恋父亲。
【作者单位】: 长治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儿童 失父爱 失母爱 亲子关系 客体依恋 农村人口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依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抽样资料,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 100万人[1]。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是健康人格的最重要特征。亲密关系显著影响个体的发展过程,Bowlby[2]在50年代就母爱缺失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他认为,在儿童3岁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2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与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2 孙仲文;;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探讨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蒋平;;从学习习惯不良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困惑[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向冬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教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汪志彬;;恣情成长的烦恼——评何世华的长篇小说《沈小品的幸福憧憬》[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唐华生;王正兰;叶怀凡;;四川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李万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9 郑昒;李化树;;对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邬小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法律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岑怡;;隔代监护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强;;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强;;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研究——以贵州黔东南麻江县坝芒乡A村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肖亚洲;湖南某县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于海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蒲婷婷;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桂林;山东菏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强成文;缺失与重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文静;未成年人监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有财;符平;;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J];人口学刊;2011年05期
2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3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年03期
4 雷万鹏;徐璐;;农村校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文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
2 陈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容忽视[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年01期
3 张艳;宦吉娥;;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J];兰州学刊;2010年04期
4 王敬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六一”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民族论坛;2010年07期
6 汪水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J];新西部;2010年09期
7 丁龙江;;牡丹江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与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吴培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9 王云庆;韩桐;;关于建立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3年07期
10 宋依倩;张杰;刘双楠;;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思考——来自平舆县的调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旭;;浅谈图书馆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晓亮;潘昌荣;;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路子[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胡振民;;关注我区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戴洪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广西自治区龙州县调研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5 寇冬泉;谭菊放;;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书越;;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科学素质调查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7 刘玉连;;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形态与发展困境[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廖杰;;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生活形态调查及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王双桂;;让留守的天空不再孤独——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活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我省部署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N];山西日报;2007年
2 记者 廖焕兵 通讯员 郭剑峰;开展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活动[N];益阳日报;2007年
3 苏银海邋夏吉春;河南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N];人民公安报;2007年
4 柏俊林;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广泛关爱[N];永州日报;2007年
5 季佳莹;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N];哈尔滨日报;2008年
6 陈丽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N];法制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叶晓楠;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期待关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高欣;省妇联慰问农村留守儿童[N];辽宁日报;2008年
9 姜宁邋记者 王超;为农村留守儿童免费体检[N];锦州日报;2008年
10 南涧县关工委办公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N];大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群峰;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张娜;农村留守儿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任思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陈慎辉;湖南省平江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徐文娟;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恭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秦树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陶园园;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求助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白艳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7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80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