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的教育收益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的教育收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个人收益 社会收益 曲线估计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社会公平正义
【摘要】:根据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受教育者通过各级教育获得的教育收益可以分为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两部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劳动者收入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由他们获得的人力资本的大小所决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教育的个人收益采用曲线估计建立受教育年份与收入的预测模型来分析受教育年份与收入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收益主要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并分析教育在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个人收益 社会收益 曲线估计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社会公平正义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级教育获得的教育收益分为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两部分。[1]教育个人收益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使受教育者自身或直系亲属获得的收益。教育的个人收益主要通过学历与收入的关系程度进行衡量,即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平均月收入会出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茂林,郑晓齐,王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2 熊春文;;论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基于帕森斯理论视角的一个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李忠义;广西高校体育专业扩招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2 李勇,陈晓阳;市场经济与大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潘月娟;刘焱;;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4 阎凤桥;施晓光;;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印度高等教育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李文利,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6 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7 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8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9 李锋亮,丁小浩;学用结合状况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10 李文利;;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对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的促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锋亮;侯龙龙;文东茅;;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校中学习与社会活动的影响[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纪春梅;;教育筛选与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盛世明;;日本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马永霞;;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安雪慧;;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学工作激励[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田永坡;;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一涛;;过度教育:根源及对策[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3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霞;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柏振忠;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锐峰;基础教育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翁昊年;上海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式实训中心”运行效能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嫣嫣;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状与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玲馨;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变革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海仪;家庭经济收入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张春霞;云南地方高校教育投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9 许鞍铭;湖南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孟凡瀛;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效益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宗清;;帕森斯和教育社会学[J];外国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强强;;教育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的不平衡性[J];考试周刊;2009年19期
2 李从松;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个人收益增长[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胡瑞卿;;“跳槽”科技人才个人收益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定[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5期
4 赵海利;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看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性[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黄照旭;;我国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起薪及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6 王菲;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研究方法初探[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7 刘跃成;协议工资:地方高校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之举[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8期
8 信力建;;高学历并非高收入的护身符[J];教育与职业;2006年22期
9 孔青;;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10 刘斌红;;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冀 韦铭;“科技九条”催生一批创业教授[N];南京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冬梅;信息化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44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4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