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客家传统教育的当代利用——以白鹭古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2 19:14

  本文关键词:客家传统教育的当代利用——以白鹭古村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客家文化 宗族教育 传统教育


【摘要】:客家人对教育有特殊的崇尚心理与行为,这体现出客家文化的重要内核。新时期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已经改变了客家人的某些传统家族教育观念与模式。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流动对传统客家村落教育的影响,应吸取客家传统教育的智慧,充分发挥传统教育的精华,这对当代客家地区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客家文化 宗族教育 传统教育
【基金】:国家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2BMZ029) 国家重大招标项目“客家文化研究”(12&ZD132)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作为汉民族的一脉,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客家人在教化上比起“书本上的民族”的犹太民族可以说是毫不逊色。“在客家社会里,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1]一个多世纪以来客家人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唐超;;客家教育创新精神与河洛文化渊源[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2 金卫国;;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3 邓运员;杨载田;;历史时期闽粤赣边山区客家人的农业拓殖活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4 温丹妮;;从客家山歌看客家源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郑远慧;;论梅州客家山歌的演唱方法[J];北方音乐;2011年09期

6 兰玉英;成都东山客家方言中关于生命的民俗语言现象诠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先蕾;陈力;;清代八旗科举进士科中试额数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8 于秀萍;;明清河北宗族兴盛原因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于秀萍;童广俊;于长亮;;明清以来沧州的家族教育述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于秀萍;童广俊;肖秀杰;;《沧州戴氏族人钩沉》——河北沧州地方文化资源的典型展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雪香;陈支平;;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2 兰俏梅;;客家教育带给畲族教育的启示[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3 叶少玲;;云南客家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叶少玲;;客家教育与云南[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周雪香;陈支平;;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顾世宝;元代江南文学家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吕贤平;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雪莲;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王河;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蒋金星;《清代xC卷集成》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达庆;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丽芸;赣南地区客家服饰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于执立;《儒林外史》与八股取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婷;明清时期青州府进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家波;明清之际桐城桂林方氏文学世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文娟;明清之际辽东佟氏家族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福瑞;薪火传承的客家楹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5年07期

2 晋文;汉代太学浅说[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黄燕群;试析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罗英祥;略述客家文化的崛起[J];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葛文清;客家文化21世纪走向之照察[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黄中和;客家文化研究的价值选择[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曾令存;观念、方法与结论:关于客家文化研究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6 张佑周;客家文化源流初探[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7 谢重光;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J];东南学术;2003年03期

8 赖龙扬;客家文化的教育生态价值初探[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9 张佑周;简论客家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邹春生;;物质·制度·精神:客家文化的层次结构——一种基于文化学视野下的学术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大可;;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全面发展闽台关系[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3 张佑周;;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4 谢重光;;2004年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感言——代综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5 李逢蕊;;客家学研究与闽西客家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6 李兴发;;客家文化的变异[A];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佑周;;试论客家文化生成的地理与社会条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8 潘朝阳;;打哪叭溪谷地客家文化区域的垦建经营[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9 陈广万;;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与闽粤赣边区大旅游[A];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6年

10 吴锡超;;海峡两岸客家文化大陆性特征与海洋性特征比较研究[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贤霖;石城:打好客家文化旅游牌[N];江西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徐骥;让客家文化成知名品牌[N];四川日报;2002年

3 周媛;龙岗客家文化:现代与古朴同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朱力南;闽台学者在榕研讨客家文化[N];福建日报;2007年

5 朱力南;让客家文化走出“土楼”[N];福建日报;2007年

6 马斌邋刘永良;交流两岸客家文化 推动“土楼文化”发展[N];闽西日报;2007年

7 记者 周娜;客家文化唱响广东旅游又一歌[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张木森邋林庭芳;传承客家文化 发挥优势是关键[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徐建华;提升客家文化 发扬客家精神[N];韶关日报;2006年

10 郑振涛;研究客家 服务经济[N];韶关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熊金汇;客家文化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2 刘达庆;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江玉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客家文化发展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媚;广东梅州客家文化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丘苑林;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自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夏楠;上杭县茶地乡客家文化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赖水随;最后的村落—客家的教育精神与道德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丽鑫;闽西客家文化旅游RMP分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沛成;中国大陆客家题材纪录片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1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61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