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教育改革心得体会_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

发布时间:2016-09-22 08:23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 0卷 第4期 2 0 1 4年8月

教 育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o l . 1 0, N o . 4 V 2 0 1 4 . A u g

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
高 伟
) ( 济南 2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 5 0 0 1 4 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必须考虑文明的整体性问题并回到文化建设的轨 道 上 来 。 中 国 教 育 改 革 需 要 保 持    摘   要 : 清醒的中国现代性问题意识 , 这一问题意识表现为文化认同危机 、 全球性与在地性 矛 盾 、 人格系统与价值系统的变 异三个层面 。 中国教育的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有教养的人 、 重建文化认同和回归有文化的政治 。2 1世纪 中国教育改革和文化改革的前景是复兴文化传统 、 回归教育自主与创造新的共同价值 。 关键词 : 中国教育 ; 教育改革 ; 文化 ; 文化建设 ; 文化认同 ( ) 中图分类号 : G 4 0 5 5 6 7 3 2 9 8 2 0 1 4 0 4 0 0 3 9 A   文章编号 : 1 0 1 0 0    文献标识码 : - - - -

它既是问题之所在 , 也    教育的本体论意义在于 ,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当下中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可 谓前所未有的复 杂 。 所 有 的 文 化 、 社会问题都在教 育领域有着集中而 真 切 的 反 映 , 同时教育也被视为 解决文化 、 社会问 题 的 必 由 之 路 。 当 下 中 国 教 育 改 革有必要从政治 、 经济等改革话语回归文化建设的 大实践上来 , 这既是重建中国教育的要津 , 也是中国 教育走出危机的关键 。 中国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正是 这样的大视野和大情怀 。

( 一) 文化认同危机 1 世 纪 中 国 的 发 展 主 题 是 从 一 个 民 族 -国 家 2 ) ( 成 长 为 一 个 文 明 -国 家 ( s a t i o n t a t e i v i l i z a t i o n n c - -
[ 1] ) 。 中国若想成 为 一 个 有 尊 严 的 、 文化独立的 s t a t e

民族 , 就必须重新确立文化认同 , 这也是中国教育改 革在 2 1 世纪最核 心 的 任 务 。 当 下 中 国 教 育 哲 学 必 。 这是中国教 须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造就 “ 中国人 ” 育哲学的大义 , 也是中国教育哲学的问题意识。造 就“ 中国人 ” 的问题 , 本质上也就是文化认同的问题 。 、 “ 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说到底 是 一 个 “ 你是谁” 的问题 。 这个问题 至 关 重 要 , 亨廷顿甚至认为人类 冲突的根本原因不是阶级的 、 意识形态的斗争 , 而是 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共 同体之间的冲突 , 而文化认同的答案则确定了该国 在世 界 政 治 中 的 位 置 以 及 它 的 朋 友 和 它 的 敌
[ 2] 1 0 5 现代化进 程 所 带 来 的 传 统 纽 带 和 社 会 关 系 人。

一、 从缺失到生成 : 中国教育改革的 问题意识
即中国    中国教育改革 必 须 有 自 己 的 问 题 意 识 , 教育改革所面对的 问 题 究 竟 是 什 么 , 通过教育改革 所试图解 决 的 问 题 又 是 什 么 。 教 育 改 革 不 是 在 理 念、 制度 、 课程或评价等方面个别调整的策略性问 题, 而是涉及教育如何对中国的历史 、 当下和未来有 所担当的战略性问题 。 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审视有两 个互为补充的维度 , 一是教育之为教育的实践本体 论维度 , 一 是 跳 出 教 育 看 教 育 的 历 史 本 体 论 维 度。 前者追问教育的内 在 规 定 性 , 后者则探究教育对它 的时代何所作为 。 中国教育的文化建设的战略方向 是由教育的内在规 定 性 及 其 时 代 性 共 同 规 定 着 的 , 而教育改革的问题意识也正是由此而来 。
收稿日期 : 0 1 4 5 6 2 0 2 - -

的断裂必然会产 生 文 化 焦 虑 和 认 同 危 机 。 一 方 面 , 现代化进程必然会触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 和人心结构的重新整理 ; 另一方面 , 文化认同问题也 关涉国家的正当性基础 。 前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 殊性问题 , 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处境问题 ; 后者 是现代 国 家 形 态 的 普 遍 性 问 题 , 即传统与现代的 问题 。 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

: , 作者简介 : 男, 山东人 , 高伟 (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E-m 9 7 2—) a i l a o w e i e d u@s i n a . c o m 1 g ( 基金项目 : 课 题 批 准 号: 本文 系 作 者 主 持 的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 十 二 五” 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 教 育 现 代 性 与 教 师 的 教 育 良 知 研 究” ) 的研究成果 。 F A 1 1 0 0 3 2 B

4  

教 育 学 报

0 1 4年 2

展过程中以积淀 的 方 式 形 成 的 。 自 晚 清 以 来 , 中国 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就是重思中国传统文化天 下结构中作为他者的西方的问题 , 而自 “ 五四 ” 以后 , 以西方文化系统的解释学框架来诠释中国文化传统 特色的叙事模式就基本固定了下来 。 古今之争被理 解为中西之争 。 中 国 所 有 的 政 治 现 实 问 题 事 实 上
[ 3]

在为世界带来一些普遍的现代性格的同时也激发了 在地性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 正如亨延顿所认为 “ 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较多现代化和较少 的那样 ,
[ 2] 5 7 。 现 代 化、 西方化 ” 全 球 化 并 非 西 方 化, 而是本

国文化 的 现 代 化 , 这已经成为现代性理论的基本 共识 。 中国教育的现 代 化 不 能 不 是 西 方 化 , 因为现代 性方案的启蒙运动 毕 竟 始 自 于 西 方 ; 但中国教育的 现代化又不必是西 方 化 , 因为现代化只有建基于自 身的文明才是可能的 。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由此 在于全球性与在地 性 的 微 妙 平 衡 , 这正是中国教育 现代化所需要的大智慧 。 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有其 自身的逻辑 。 事实上 , 那些全盘西化或者中体西用 、 西体中用的思想方案或社会实践方案的失败都不同 程度地证明了所谓 现 代 化 只 能 是 传 统 的 现 代 化 , 所 谓现代生活也只能 是 文 化 传 统 在 现 代 的 具 体 转 变 。 近现代中国教育哲 学 的 基 本 假 设 是 , 已衰落的中国 文化的复兴必须通 过 社 会 改 革 来 完 成 , 而社会改革 则要求中国教育必 须 走 西 方 式 教 育 的 现 代 化 道 路 。 这一教育哲学取向 之 所 以 是 错 误 的 , 根本地是因为 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衰落本身就是一个伪命 “ 中国文化的流向及其价值系统在 题 。 整体地 看 ,
[ 4] , 直到 9 世纪中叶 以 前 并 未 发 生 根 本 性 的 改 变 ” 1

都是在这样一个古今中西之争的框架下得以理解和 解决的 。 在韦伯的 “ 传统 ” 与“ 现代 ” 这两个经典社会 学范畴里 , 传统与现代是彼此对立的 , 而现代化理论 更强化了 “ 传统 ” 是现代化进程的障碍这一观念 。 对 中国学界而言 , 费正清的“ 挑 战—回 应” 模式是中国 挑战 — 回应 ” 现代化进程的解释学典范 。“ 说将中国 的现代化先验地解 释 为 后 发 外 生 , 其本质则是西方 中心的历史观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 此一 范式是从他者的视 角 去 诠 解 自 我 , 其结果是中国人 失去了自我 。 我们 只 知 道 我 们 在 别 人 眼 中 是 谁 , 我 们并不知道我们 自 己 是 谁 。 我 们 无 法 表 述 自 己 , 我 们必须被别人表 述 。 自 清 代 以 后 , 中国经历了一个 从失去文化自信到 完 全 师 法 西 方 , 再到自觉修复传 统与现代关系的曲折的文化认同过程 。 文化认同问 题是如此重要 , 以至 于 亨 廷 顿 认 为 那 些 失 去 了 与 传 统文化的亲和关系的现代国家在重新确立文化认同
① “ 。 迄今还没有获得过成功 ” 时,

( 二) 全球性与在地性矛盾 1 世纪的 文 化 格 局 是 多 元 文 明 的 共 在 。 我 们 2 的教育改革必须基 于 此 才 能 得 到 重 新 规 定 , 即它既 需要以重塑文化身 份 与 文 化 认 同 为 历 史 使 命 , 同时 又必须与其他文 明 类 型 进 行 正 当 交 往 。 也 就 是 说 , 教育改革不仅是一 个 造 就 中 国 人 的 问 题 , 也是一个 造就面向世界的中国人的问题 。 这一教育目的的转 换, 无疑是 对 中 国 教 育 智 慧 、 勇气与想象力的巨大 挑战 。 ) ) 与 在地性 ( 如何处理全球化 ( o b a l i t o c a l i t l l y y g 的矛盾是 确 立 文 化 认 同 所 面 对 的 核 心 课 题 。 一 方 面, 全球化过程有利 于 人 类 建 立 一 些 共 享 的 价 值 观 念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 另一方面 , 全球化

西 方 认 同 论 才 获 得 压 倒 性 胜 利。 0世 纪 5 0 年 代, 2 其叙事范式是现代 化 即 西 方 化 是 普 世 性 的 , 而中国 传统文化则是特殊性的 。 此说荒谬之处正在于轻忽
② 了任何文化都有普世与特殊的价值向度 。

中国教育现代 化 的 全 部 复 杂 性 在 于 , 它既必须 是基于自身文化传 统 的 现 代 化 , 同时又必须面对西 方教育现代化进程所提供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发展模 式的挑战 。 如何达 成 二 者 的 平 衡 , 才是中国教育现 代化的问题所在 。 ( 三) 人格系统与价值系统的变异 人格 系 统 和 价 值 系 统 的 塑 造 是 教 育 的 天 职 。 对当下中国教育改 革 来 说 , 在现代性中重建与传统



“ 亨廷顿指出 : 无所适从的国家要成功地重新确立文明认同 , 至少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 : 首先 , 该国的政界和经济界 精 英 必 须 普 遍 支 持

这一行动 , 并对此抱有热情 。 其次 , 公众必须至少愿意默认这一认同的重新确立 。 第三 , 它们所认同的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这在大多数 ” 参见亨 情况下是西方 , 必须愿意接受这种转变 。 重新确立认同将是一个在政治 、 社会 、 体制和 文 化 诸 方 面 长 期 的 、 间断的和痛苦的转变过程。 , 周琪等译 , 廷顿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新华出版社 2 第1 0 1 0 年版 , 1 9页。 ) 在其道德哲学研究中提出了厚薄的辩证关系 , 堪称持平之论 。 他认为厚指每一社会或文化 的 特 殊 性 , 薄指人 i c h a e l W a l z e r M ② 华尔兹 (   , : , : 类的普遍性 。 薄中有厚 , 厚中有薄 , 而且薄始从于厚 。 参见 M i c h a e l W a l z e r T h i c k a n d T h i nM o r a l A r u m e n t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 L o n d o n                 g , U n i v e r s i t o f N o t r e D a m e P r e s s N o t r e D a m e 1 9 9 4.           y  

第4期

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

5  

文化 的 精 神 联 系 具 有 逻 辑 上 与 实 践 上 的 双 重 必 然性 。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现 代工业社会文化取向 。 这一取向对于解决中国近现 代之后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经济 — 社会问题的确卓有 成效 。 但这一取向 也 带 来 了 一 种 风 险 , 那就是将人 格塑造附属于技 术 效 能 的 标 准 。 吉 登 斯 认 为 , 现代 与意向性( 性的外延性 ( x t e n s i o n a l i t n t e n t i o n a l i e i - y) ) 两极的交 互 关 联 带 来 了 一 种 不 确 定 性 和 多 样 选 t y 择的风险文化 , 传统的控制愈丧失 ,, 依据于地方性与 全球性的交互辩证 影 响 的 日 常 生 活 愈 被 重 构 , 个体 也就愈会被迫在多样性的选择中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进行讨价还价 。 自我认同的结构化特征使自我处于
[ 5] 现代 无时无刻的本 体 性 安 全 和 存 在 性 焦 虑 之 中 。

认同 ” 是一种心理归 属 的 依 恋 过 程 , 它是一种“ 原初 。 人们正是从 这 种 民 族 感 觉 中 才 能 获 至 意 义 情绪 ” “ 本体的安全感” 亦即身处自然 与道德尺度的参照 ,
[ 1 1] 1 6 3 及人为世界的某种稳定的 “ 存在 ” 感觉 。

二、 从坚守到超越 : 中国教育的 文化建设
   当下中国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个中华 民族的精神支柱和 精 神 动 力 问 题 , 以及由此而产生 的提升民族素养的问题 。 而中国教育的文化建设的 根本任务则在于坚 守 教 育 的 内 在 品 格 , 守望教育的 内在精神 , 使 教 育 从 它 的 现 实 性、 功用性中超拔出 来, 成为一种在真 正 意 义 上 有 文 化 、 有 教 养 的 教 育。 教育回归其内在的 文 化 品 格 和 精 神 品 格 , 本质上也 就意味着教育回归其自我性 。 ( 一) 培养有教养的人 文化常被认为是一个功能概念 , 用以描述知识 、 精神与美学发展 的 一 般 过 程 ; 用 以 指 涉 民 族、 时 期、 团体或全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 ; 象征知识 、 艺术活
[ 1 1] 1 0 但文化最根本的价值则指 动的实践及 其 成 品 。

工业社会文化造就了一个以生产和商品为目的的价 值系统 , 这一系统抽 离 了 人 之 为 人 的 本 质 并 使 人 从 属于物性特别是物的有用性 。 这就是所谓现代性的 本质 。 现代性意味着人类生存尺度和心态的转变 。 这 一转变带来了人类 身 份 、 自我身份和文化身份认同 的巨大变形 。 虽然 现 代 性 致 力 于 认 同 的 建 构 , 即致 ) , 力于建构起 各 种 自 我 观 念 ( o n c e t i o n o f o n e s e l f c     p 建构起个人和社会 的 位 置 , 建构起人们在事物秩序 中的地位 , 建立秩序 、 建构国家以及框定民族范围的 现代性理想要求人类主体能够自力更生 , 有所成就 ,
[ 6] 鲍 但其根本动因 却 无 外 乎 建 构 市 场 驱 动 的 要 求 。

, 向教养 。 文化 一 词 源 于 c 意 思 是 培 养、 居 住、 o l e r e 照料 、 照管和保存 。 它 首 先 涉 及 人 与 自 然 打 交 道 的 方式 : 培养和照料自然 , 直到让它变成适于人类居住 的地方 。 它本身代表了一种关爱照顾的态度 。 它不 仅表示对土地的耕耘 , 也表示对诸神的崇拜 , 照料本 属于他们的东西 。 西塞罗最早把这个词用于精神和
[ 1 0] 1 9 6 教育 的 产 品 是 有 文 化 的 人 , 心灵 。 因此施特劳

曼称之为现代性的社会政治后果与其计划承诺发生
[ 7] 丹尼尔·贝尔则将这种工业社会 了强烈的碰撞 。

, 它不仅反映在社会结构和 的经验方式称为 “ 断 裂” 文化之间的断裂上 , 而且也反映在认识表现和感情
[ 8] 1 4 0 正 像 马 克 思 所 说 的 那 样, 表现之 间 的 断 裂 上 。 [ 9] , “ 世界日益进入 一切固定的东 西 都 烟 消 云 散 了 ”

斯认为自由教育就 处 于 文 化 之 中 , 以唤醒人自身的
[ 1 2] 6 优异与卓越为根本目的 。

文化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方式 。 作为一种更高的 生活方式 , 文化原 指 对 心 灵 的 陶 养 。 教 育 的 根 本 价 值在于培养有教养 的 人 , 在于对美好事物的优雅品 味 。 在词源学意义 上 , 无论东方文化还是在西方文 化, 教育的原始意 义 都 指 向 对 人 性 的 提 升 。 教 育 是 而不只是谦卑( 的 一种在温 顺 ( o d e s t u m i l i t h m y) y) 最高形式中的锻炼 , 它要求我们完全冲破智识者的 浮华世界 , 冲破它 的 喧 嚣 、 它 的 浮 躁、 它的无思考和 它的廉价 。 教育意味着从庸俗中解放出来 。 希腊人

它的空洞与无序状态 。
[ 8] 7 4 现代性 现代主 义 的 真 正 问 题 是 信 仰 问 题 。

人格系统和价值系统的问题在于失去了对传统文化 权威的尊重 , 现代革命 ① 并 没 有 获 得 其 承 诺 的 认 同 ,
[ 0] 1 3 5 1 因此重塑 反倒摧毁了传统 价 值 的 自 明 性 基 础 。

与传统价值的勾连也就成为现代性思想方案的核心 民族 主题 , 而民族文化的复兴则成为其主要内容 。“



这一革命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 一是法国大革命式的暴力革命 ; 二是哲学领域的理性革命 , 如阿伦特 所 说 的 克 尔 恺 郭 尔

从怀疑到信仰的跳跃 , 马克思从理论到行动 , 从沉思到劳动的跳跃 , 尼采从理念与尺度 的 非 感 性 超 越 领 域 向 生 活 感 性 的 跳 跃 , 这些跳跃原则上 都基于对传统的反抗 ; 三是现代性过程的自我革命 , 如施特劳斯所说的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

6  

教 育 学 报

0 1 4年 2

, 对庸俗有一个绝妙之词 , 形 他们称之为 a i r o k a l i a e p 容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 。 而教育将赠予我们这样 的经 历 , 在 美 好 事 物 之 中。
[ 1 2] 8

西方的问题 , 而是具有普世意义的问题 , 是整个人类 — — 传统价值体系和价值基础的崩 共同面临的问题 — , 人的 溃, 特别是文化认同 问 题 , 即“ 神 圣 感 的消失” 虚无感以 及 人 的 物 化 。 整 个 世 界 所 面 对 的 文 化 危 机, 一是基于多元文化论的相对主义 , 一是基于文化 一元论的原教旨主 义 , 这才是世界文化所面临的共 同威胁 。 相对主义与多元文化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相 对主义是判断性的 , 而非描述性的 , 相对主义只有当 多元论与极端怀疑主义 、 虚无主义合流才是可能的 。 相对主义加深了共 享 价 值 的 不 确 定 性 , 原教旨主义 则执着于 “ 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 ” 的坚硬的文化立场 , 是一种文化对抗主义的极端形式 。 这两种 “ 极端 ” 都 表明 : 文化认同的问题不仅在于自我认同 , 也必须同 。 因此只有进入自身文化母体与 时面对文化 “ 他者 ” 现代性互动的基本脉络才能以理性的而不是以原始 冲动的方式构建自身的文化认同 。 西方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对世界产生过弥 散性影响的文化类 型 , 其危机在某种意义上是压倒 东方文化危机的自我省思 , 由此造成了 “ 错置具体感 , 即东方往往以西方文化的危机来解释自身 的谬误 ” 危机 , 以西方文化 危 机 的 救 助 方 案 自 救 。 这 种 论 说 方式没有注意到 , 近现代西方文化危机是基于西方 文化母体的文化危 机 , 西方文化危机的救助方案只 是基于西方文化母体的救助方案 , 并不具有普世性 。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 同 问 题 , 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代 化与中国现实之间 的 关 系 , 立足于中国独特的文化 传统 、 文化背景 、 文 化 心 理 与 文 化 机 制, 由此重建的 中国文化认同就不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二元 取舍问题 , 而是中国 传 统 文 化 在 当 下 中 国 现 代 化 的 进程中如何作为的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新 的文化秩序中如何保持自主与自觉的问题 。 文化自 主和文化自觉意味 着 我 们 不 是 要 回 归 某 个 传 统 , 也 不是要在现代性中 拒 绝 传 统 , 而是要有勇气和智慧 去创造一个全新的既高于东方又高于西方的解释框 架 。 这也应 该 成 为 文 化 讨 论 和 文 化 研 究 的 致 思 方 向 。 在某种意义上 , 中国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中国自 身的问题 , 它本身 已 经 具 有 世 界 文 明 史 的 意 义 。 中 国若要成为塑造未 来 的 力 量 , 就必须以其文化自主 与自觉参与现代性的自我修葺 。 因此中国的教育改 革就不仅仅是为了 “ 中国问题” 的 教 育 改 革, 它本身 应该成为世界文 化 的 一 部 分 。 失 去 了 这 一 高 度 , 中

对 于 教 育, 我们必须

有此一问 , 即我们 是 否 通 过 教 育 变 得 更 有 教 养 。 也 唯有由此一问 , 教育才有希望帮助我们超越庸俗 。 教育所要培养 的 不 应 是 精 致 的 利 己 主 义 者 , 也 不应 是 有 教 养 的 市 侩 主 义 ( u l t u r a l a n d e d u c a t e d c     者 。 利己 主 义 者 诉 求 的 是 自 我 利 益 和 h i l i s t i n i s m) p 自我关注 , 有教养的市侩主义则是一种貌似的教养 , 实则在精神上粗鄙低俗 。 当前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 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最紧要的问题即在于疏于心灵的 关照 , 或者使心灵趋 于 平 庸 , 阿伦特称之为“ 平庸的 , 。 阿伦特在谈到受 而平庸的恶 “ 恶” 足以毁灭世界 ” 审的艾希曼时指出 , 所 谓 平 庸 的 恶, 是指“ 他完全不 , “ 他并不愚蠢 , 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事 ” 却 — —这 绝 不 等 同 于 愚 蠢, 完全没有思 想 — 却又是他成 ” 那个受审的艾 为那个时代最大犯罪者之一的因素 。 希曼根本不能从一个不同于他的立场的角度观察事 物, 总是逃避到一种 “ 庄严感 ” 之中 , 阿伦特得出结论 “ 这种脱离现实与无思想性恐怕能发挥潜伏在 认为 , 人类中所有的恶的 本 能 , 表现出其巨大的能量的事
[ 1 3] 。 艾希曼的 实正是我们 在 耶 路 撒 冷 学 到 的 教 训 ”

处境揭 示 了 现 代 性 中 人 类 所 具 备 的 “ 共同的主动 。 平庸的恶在某 种 意 义 上 比 之 于 根 本 的 恶 更 多 性” 地损毁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品质 。 ( 二) 重建文化认同 现代性文 化 认 同 的 建 构 所 遭 遇 的 基 本 困 难 在 于, 现代性与传统 文 化 各 有 其 正 面 与 负 面 价 值 。 现 代性与传统文化并 非 对 立 或 融 通 的 二 维 关 系 , 而是 四维关系的复合体 。 重建文化认同的努力不是要回 到某种业已被规定 的 所 谓 传 统 文 化 的 品 质 , 也不是 要极端地全盘接受或全面排斥现代性 。 重建文化认 同需要全新的视野和智慧 。 对这一问题的审视和解 决, 决定了我们反思教育的根本立场 , 即教育的根本 目的和根本原则究竟是什么 。 从世界范围来 看 , 西方人对西方文化的反省同 样也面临着类似的纠结 。 现代性是为了解决西方文 化危机而产生的 , 而这一解决方案本身又充满了危 , 但这 机 。 现代性建立了自 由 与 民 主 等 “ 普世价值” 些“ 普世价值 ” 并不能离脱商品社会和市场化这一基 本的制度要求 , 因此 现 代 性 问 题 不 是 东 方 的 问 题 或

第4期

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

7  

国的教育改革就只能是一种补助的方案而非创造的 功夫 。 ( 三) 回归有文化的政治 无论东方还是 西 方 , 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 种政治手段 , 即作 为 追 求 城 邦 公 共 善 的 手 段 。 教 育 对于政治之所以重要 , 一是因为 “ 一个城邦应常常教 导公民 们 使 能 适 应 本 邦 的 政 治 体 系 ( 及其生活方 ” , “ 二是因为人成 为 一 个 城 邦 的 公 民 之 前 , 必须 式) 先行训练 和 适 应 而 后 才 能 从 事 公 民 所 应 实 践 的 善 。 西方 的 政 治 一 词 来 自 希 腊 语 π , 原指城 业” ? ο λ ι
[ 1 4]

[ 1 7] 而技术化 教 育 与 技 术 化 成对象化的功能的危险 。

政治的要害则在于 它 们 颠 倒 了 价 值 秩 序 , 技术成为 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话语 。 教育与政治的技术化还带来了哈贝马斯所谓的 。哈 贝 马 斯 认 为, “ 随着晚期资本主义 合法性危机 ” 的危机从经济系统 转 向 政 治 系 统 , 国家行为也就只 能在可以获得的合法性中找到必要的界限 。 在为实 现有效的合法化而 建 立 起 来 的 公 共 领 域 中 , 政治系 统特别是行政机关 承 担 起 了 规 划 意 识 形 态 的 任 务 。 “ 意义从来都不是用行政手段创造出 然而问题在于 , , 行政控制对 于 文 化 系 统 的 拮 抗 , 来的 ” 对符合商业 生产的行动进行规划 , 会直接导致合法化的失败 , 因 “ 行政行为领域与文化传统领域之间的结构差异 此, 就构成了一种系统 界 限 , 限制着通过有意识的操纵
[ 1 9 8] 9 3 4 - 。 教育作为行政直 来弥补合法性欠 缺 的 努 力 ”

邦, 后引申为城邦 公 民 参 与 统 治 和 管 理 活 动 。 汉 语 : “ 道 洽 政 治, 的政治一词最早见诸 《 尚 书 · 毕 命》 泽 。 从中我们 都 不 难 看 出 教 育 与 政 治 的 天 然 润生民 ” 关系 , 即教育为城 邦 公 共 事 务 的 一 部 分 。 教 育 行 其 教化之功 , 化 民 成 俗, 所 以 教 育 是 政 治, 也 是 文 化。 但古典时期作为手段的教育与近现代作为手段的教 育却慨然有别 。 究 其 要 者 即 因 为 近 现 代 以 降 , 政治 已经离脱了其文化 意 义 而 成 为 一 种 技 术 性 的 存 在 。 政治与文化 、 伦理的分离肇始自近代 , 教育也由此变 成了仅为国家之故才存在的手段 。 伴随着政治技术 化的是教育的技术 化 , 这也就是近现代教育与政治 变得越来越没有文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 近现代的教育与政治无文化而有技术 。 教育的 技术化有两个相互 勾 连 的 内 涵 : 一是技术本身成为 教育的内容 , 一是教育手段的技术化 , 其实质是技术 信仰的教育学表 现 。 施 米 特 的 现 代 性 批 判 表 明 , 技 术在本质上是绝对 的 中 立 性 的 政 治 信 念 , 是一种可 以 达 成 普 遍 协 调 的 基 础。
[ 1 5]

接控制文化系统的 一 种 方 式 , 促进了原来属于私人 的生活领域的政治 化 , 使通过公共领域的结构得到 非正式保护的公民的私人性受到威胁 , 也就是说 , 作 为一种弥补合法化 欠 缺 的 极 端 形 式 , 教育已经变成 行政机构的一种冒险手段 。 丹尼尔 · 贝尔也注意到 — —前 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之间的明显断裂 — 者受制于一种由效 益 、 功能理性和生产组织之类的 术语表达的经济原则 ; 后者则趋于靡费和混杂 , 深受
[ 8] 8 3 文化与社会结构的 反理性和 反 智 情 绪 的 影 响 。

“ 不 仅 个 人, 断裂所造成的全面 紧 张 是 如 此 之 严 重 ,
[ 8] 1 3 3 。 哈贝马斯将文化系 就连社会也发现难以应付 ”

统( 教育 ) 视为加剧合法化困境并导致合法化危机的 唯一原因 。 因此对合法化危机的预测与解决也只能 从社会文化系统做 起 , 即持存“ 国 家、 教育系统和就 业系统所需要的动机与社会文化系统所能提供的动
[ 1 8] 9 7 。 机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

正是通过技术的机

— — 特殊领域催 生 的 技 术 性 的 知 识 — 精 神 领 域 , 器— 无生命的 机 器 推 动 了 有 生 命 的 技 术 性 的 知 识 与 精 神, 从而近现代以来 的 世 俗 化 ( 主要借助于技术) 最 终将任何种类的道 德 都 中 立 化 了 , 技术敉平了高贵
[ 1 6] 技 与平庸的差 别 , 从 而 也 就 消 解 了 政 治 的 本 质。

三、 从他者到自我 : 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前景
   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基本焦虑是 方向性焦虑 , 中国教 育 改 革 的 方 向 性 焦 虑 则 在 于 对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何 所 作 为 的 问 题 , 即如何从自身 文化母体中开发出文化的现代品质的问题 。 前者的 解决之道是通过他 者 来 改 造 自 我 , 后者的解决之道 则是通过与他者对话以重塑自我 。 重塑文化自我正 是中国文化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核心使命和前景 。

术化政治与技术化 教 育 的 关 键 在 于 , 它通过将自然 生活世界的秩序拉平为技术世界的千篇一律的方式 制造了新的生活世界秩序 , 技术不仅控制着自然 , 并 且这种控制也日益深入人的控制领域 。 这也就是哈 — — 技术由本来在 贝马斯所认为的技术力量的倒置 — 人和自然的关系中 解 放 人 类 的 力 量 , 变成一种政治 统治的手段 。 这样 在 技 术 的 统 治 之 际 , 人本身及其 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变成单纯材料以及变

8   ( 一) 文化系统的复兴

教 育 学 报

0 1 4年 2

巨大努力的 , 也有着非常明确的问题意识 , 综观起来 不过教育本位论与文化本位论两条进路 。 钱穆先生 作为教育本位论的 主 要 代 表 , 认为中国自前清同治 创办新教育始 , 便始 终 不 脱 实 利 主 义 与 模 仿 主 义 两 大病症 , 实利主义 之 病 , 在 乎 眼 光 短 浅, 不从本源处 下手 ; 模仿主义之 病 , 则 在 依 样 画 葫 芦, 不能对症下 药 。 而救治的方案 则 在 于 文 化 教 育 与 人 才 教 育 , 以
[ 2 0] 文化本位 文化教育为 手 段 , 以 人 才 教 育 为 目 标。

中国作为一个 自 成 系 统 的 文 明 体 , 其社会系统 是建 基 于 文 化 系 统 之 上 的 , 即所谓“ 更化则可善 中国传 统 文 化 的 价 值 理 性 所 构 成 的 意 义 系 治” ,
[ 1 9]

统为社会系统的生成与延续提供了深厚的文化 — 心 理基础 , 传统中国 的 特 征 与 问 题 都 根 源 于 此 。 自 晚 清以后 , 中国社会变 革 的 基 本 范 式 就 是 将 社 会 系 统 与文化系统剥离开 来 , 通过文化系统对社会系统的 服从来改造文化系 统 , 从而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变革 变成了某种改革 话 语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 近现代中 国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建立在与文化系统剥离的基 础之上 , 它的每一步 深 入 都 是 与 传 统 文 化 更 深 层 次 的告别 。 同样 , 近现 代 中 国 向 传 统 文 化 复 归 的 每 一 步也是试 图 为 中 国 社 会 系 统 的 嬗 变 打 通 与 传 统 文 化 — 心理结构的内 在 联 系 , 特别是当现代性问题层 出不穷时 , 复兴传统 文 化 系 统 不 仅 是 一 个 可 能 的 救 助方案 , 也是现代性所催逼的文化反省的内在自觉 。 中国文化的复 兴 之 路 仍 然 任 重 道 远 , 我们似乎 尚未厘清文化系统与社会结构特别是政治结构之间 的关系 : 一是文化的革命话语 , 即认为政治是影响社 会结构最深刻的力量 , 只要政治改好了 , 中国社会的 一切问题便迎刃而 解 ; 这种对政治革命的盲目乐观 事实上已经使中国 社 会 付 出 了 巨 大 代 价 ; 二是保守 的文化话语 , 即认为 近 现 代 中 国 的 社 会 问 题 之 所 以 积重难返 , 正是因为离脱了文化母体的特殊性 , 只要 坚守这一特殊性 , 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便可得到救 治 。 前者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政治 运动和社会改革的 实 践 性 ; 后者则主要表现为人文
① 对 前 者 来 说, 学者一厢 情 愿 的 文 化 宣 言 。 某种特

的教育改革则以陶 行 知 、 黄炎培和梁漱溟的乡村教 育运动为代表 。 梁漱溟认为现代中国的根本问题是 文化失调 , 即伦理本位与职业分立的社会被破坏 , 而 文化问题之解决 唯 在 乡 村 建 设 。 所 谓 乡 村 建 设 , 是 以解决文化问题为 中 心 的 社 会 建 设 , 其目的不止在 文化本身 , 而是 “ 从乡村开端倪 , 来创造一个新文化 ,
[ 2 1] 。 晏 阳 初 认 为, 创造一个 新 社 会 制 度 ” 中国乡村

问题说到底是个文 化 性 和 国 民 性 的 问 题 , 而乡村建 设之根本即在于文化建设 , 即以文艺教育治其愚 , 生 计教育 治 其 穷 , 公 民 教 育 治 其 私, 卫生教育治其
[ 2 2] 从中不难看出乡村教育运动对 于 国 家 权 力 有 弱。

种谨慎的怀疑 。 无 论 这 条 道 路 是 否 能 真 正 行 得 通 ,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 , 就是他们更倾向于认为一个成 功的社会制度只能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 。 ( 二) 教育自主性的回归 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之争是教育改革必须会 遭遇的一对矛盾 。 教育的合法性在于提出教育实践 诸命题的辩护性主 张 , 而教育的合理性则在于寻求 教育之为教育的 本 体 论 基 础 。 我 们 认 为 , 教育的合 理性与合 法 性 之 解 决 , 端 在 于 教 育 回 归 其 自 主 性。 即便教育可以作为 国 家 或 社 会 利 用 的 手 段 , 它也必 须得是一个合目的的手段 。 教育有其内在的目的性 和相对独立性 。 近现代以降 , 教育的手段化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
② 一是教育从 属 于 科 学 与 技 术 变 成 了 “ 制 作” 活 动,

殊的政治 理 想 和 阶 级 意 识 未 必 就 能 禁 得 起 时 间 考 验, 也未必能为社 会 提 供 意 义 感 ; 对 后 者 来 说, 过于 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非但无助于深化对 传统文化的认识 , 反倒遮蔽了文化反思更重要的问 题, 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沟通与契合 。 简单地说 , 前者是有办法而没想法 , 后者是有想法而没办法 , 前 者有害而后者无益 。 近现代中国教育在复兴传统文化方面是做出过

二是教育从属于国家与社会变成了国家竞争与社会 发展的途径 。 由此判断教育价值的标准也不外乎此 二者 , 即教育的科 学 性 与 教 育 的 工 具 性 。 这 种 对 教 育的评价就有轻忽 教 育 的 内 在 真 理 性 的 危 险 , 从而



, 近现代中国有三次较重要的文化宣言 , 一是 1 一是 1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 》 徐复观、 张君劢、 唐 9 3 5 年十教授的 《 9 5 7 年由牟 宗 三 、 。 制作的目的在自身之外 , 亚里士多德区分了 “ 制作 ” 实践则既有自身之外的目的, 与“ 实践 ” 又有自身之内的目的。近现代以后 的 教

, 。 一是 2 君毅合撰的 《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 甲申文化宣言 》 0 0 4 年的 《


育是以自身活动之外的产品 ( 比如来自于政治 、 经济的要求 ) 为目的 , 所以它本质上是制作性的 、 技术性的而非实践性的 。

第4期

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 ( 三) 有“ 根” 的教育

9  

有可能使 教 育 成 为 改 革 话 语 或 者 政 治 话 语 的 附 属 品 。 我们认为 , 教育 的 合 理 性 与 合 法 性 之 间 并 非 零 和博弈 。 教育必须 有 自 己 的 文 化 主 张 , 并以此主张 参与社会改革 。 这一 点 不 仅 必 要 , 而 且 可 能。 因 为 文化 — 社会领域并非是以绝对原则建构起来的封闭 结构 , 经济 、 社会与文化领域有各自运行的原则和行 “ 它们之间 并 不 相 互 一 致 , 变化节奏亦不相 为模式 , 同 。 它们各有自己 的 独 特 模 式 , 并依此形成大相径 庭的行为方式 。 正是这种领域间的冲突决定了社会 的各种 矛 盾 ”
[ 8] 5 6

教育的 “ 根” 在文化 , 在古典意义上说 , 教育本身 “ 藤 就是文化 。 移植性而非根植性的教育虚浮无据 , 本化 ” 而非 “ 木本 化 ” 教 育 同 样 不 可 持 续。中 国 教 育 只有立足于自身文化才能在未来世界文明格局中拥 有文化辐射的能 力 。 由 此 文 化 认 同 、 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构成 了 2 1 世 纪 中 国 教 育 改 革 的 战 略 方 向。 追问中国教育改革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究竟何为与当为的 问 题 , 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时代 至为迫切 。 首先 , 中国教育 改 革 必 须 为 文 化 认 同 付 出 艰 苦 的努力 。 文化认同的问题本质上并不是某种历史传 统获得认同的问题 , 而是中国自身有什么值得认同 的文化的问题 。 一 种 文 化 能 否 得 到 认 同 , 取决于这 种文化的价值能否 在 现 代 生 活 中 是 否 得 到 尊 重 , 取 决于这种文化的价值是否足以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 合法化基础 , 取决于 这 种 文 化 的 价 值 是 否 能 深 入 国 人心中成为一种美善的精神 。 立足于文化认同的教 育, 并不仅仅是善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 也不仅仅是 保护民族文化基因 不 受 侵 犯 , 而是要在现代世界中 建构中国价值的根 本 性 和 独 特 性 , 为此就必须提高 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没有经过现代性转化 的传统文化是没有 生 命 力 的 , 而有生命力的文化才 真正值得认同 , 这是 中 国 当 代 文 化 认 同 建 构 的 关 键 所在 。 中国教育改 革 的 文 化 认 同 的 战 略 任 务 , 一是 要克服文化侵轧下 的 失 语 , 一是要克服性市场价值 取向中人的物化以及对人的否定与扭曲 。 前者是文 化依赖的 问 题 , 后 者 则 是 物 的 依 赖 的 现 代 性 问 题。 正是这 “ 两种依赖 ” 的共谋导致了文化与社会的断裂 性改变 。 建构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认同的根本目的 则在于维系社会 的 向 心 力 和 凝 聚 力 。 一 般 来 说 , 文 化认同度与民族归 属 感 正 相 关 , 民族归属感则与社 会凝聚力正相关 。 促 进 文 化 认 同 , 提高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 , 是 教 育 能 够 做 并 应 该 做 的。当 下 中国教育改革的最 紧 要 之 处 , 正是如何在现代性中 寻求人心秩序的归建 。 其次 , 中国教育 改 革 必 须 提 高 中 国 文 化 的 表 达 力 。 简单地讲 , 中国 文 化 的 表 达 力 的 问 题 就 是 中 国 文化在文明冲突和 对 话 中 有 没 有 声 音 , 有没有发言 权的问题 。 中国文 化 的 认 同 , 不仅是一个被种本族 群认同的问题 , 也是一个被非本族群认同的问题 , 而

。正是由于这些领域之间的对立

才决定了当下文化 — 社会的矛盾形态 。 比如在分析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 盾 时 贝 尔 认 为 , 文化矛盾之产生 正是因为文化领域 自 我 性 的 消 失 , 即文化依照经济 原则和商品原则进行买卖 。
[ 8] 6 0

文化是一个独 立 的 场 域 , 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 一个场域可 的规律 。 场域首 先 是 一 种 关 系 结 构 。“ 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 ) , 。正是 或一个构型( 网络 ( e t w o r k o n f i u r a t i o n) n c g 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 动者或机构之上的 决 定 性 因 素 之 中 , 这些位置得到 了客观的界定 , 其根 据 是 这 些 位 置 在 不 同 类 型 的 权 — — — 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 力( 或资本 ) ) 的得益 一场 域 中 利 害 攸 关 的 专 门 利 润 ( c i f i c s e p ) — — 的分配结构 中 实 际 的 和 潜 在 的 处 境 ( , 权— i t u s s 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 ( 支配关系 、 屈 。 ” 从关系 、 结 构 上 的 对 应 关 系, 等 等)
[ 2 1 3] 1 3 3 3 4 -

其 次,

场域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构型 。 在 “ 场 域 内 产 生 的 各 种 效 应, 布尔迪厄看来 , 既不是杂 乱无章的行动的纯 粹 叠 加 , 也不是某种协调计划的 而不是机械性聚 整合后果 。…… 正 是 游 戏 的 结 构 , 集的简单效应 , 构成 了 那 种 累 积 行 动 所 产 生 的 客 观
[ 3] 1 7 8 1 2 - 。布 的集合 性 效 应 所 具 有 的 超 越 性 的 基 础 ”

尔迪厄认为 , 场域是 那 些 参 与 场 域 活 动 的 社 会 行 动 者的实践同周围的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一个关键的 中介环节 。 一个场 域 越 具 有 自 主 性 , 外在决定因素 才越能通过场域的特有形式和力量的特定中介环节 对行动者产生影 响 。 正 是 在 这 一 意 义 上 , 布尔迪厄 考察了物质资本 、 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相互联系 的运行机制 。 在文 化 资 本 领 域 , 教育应以知识场域 为中介参与社会资 本 与 物 质 资 本 的 分 配 , 这也是由 教育的内在性所决定的 。

1 0  

教 育 学 报

0 1 4年 2

中国文化要想获得 非 本 族 群 的 认 同 , 其文化精神以 及文化产 品 就 需 要 对 现 代 生 活 方 式 有 足 够 的 诱 惑 力 。 正是在多元文 化 的 背 景 下 , 各种文化之间才需 要相互尊重 , 全球化 才 只 能 被 理 解 为 多 种 文 化 的 相 互遭遇 , 而不能仅 仅 理 解 为 西 方 化 的 普 遍 有 效 。 随 着现代化进程的日 益 非 西 方 化 , 一个多元文化的世 界格局正逐渐形成 , 普世文明业已被证明为 “ 深刻但 不恰当 , 恰当但不深刻 , 以及既不恰当又不深刻的事 情”
[ 2] 3 5

未来的方向 , 所有的 教 育 关 切 都 必 须 在 这 一 点 上 得 到考虑 。 中国教育所致力的中国文化的建构依赖于 教育学的中国叙述 , 依赖于真正的中国教育学的诞 生, 而这就 要 求 我 们 必 须 保 持 清 醒 的 “ 中国现代性 。 中国教 育 改 革 必 须 考 虑 文 明 的 整 体 性 问题意识 ” 问题 , 并回到文化建设的轨道上来 , 这是对中国教育 改革的基本要求 , 也是 2 1 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 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甘阳 . 文明 · 国家 · 大 学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 1 M] . 三联书店 , 0 1 2: 1. 2 [ ]塞缪尔 · 亨 廷 顿 .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 M] . 周琪 , 等译 . 北京 : 新华出版社 , 0 1 0. 2 [ ]冯友兰 . 三松堂自序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9 9 8: 3 5 0. M] . 1 3 [ ]余英时 . 现代危机与思 想 人 物 [ 北 京: 生活·读书· 4 M] . 新知三联书店 , 2 0 0 5: 5 7 4. [ ]吉登斯 . 现代性与自我 认 同 [ 赵 旭 东, 等 译. 北 京: 生 5 M] . 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9 9 8: 5 1 7. - [ ]史蒂文森 . 文化与公民 身 份 [ 陈 志 杰, 译. 长 春: 吉林 6 M] . 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6 0 0 7: 6 8 9. 2 - [ ]Z M] . 7 m u n t B a u m a n . I n t i m a t i o n s o f P o s t m o d e r n i t       y g y[ , R o u t l e d e 1 9 9 2: 2 2 1. g [ ]丹尼尔 · 贝 尔 .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赵 一 凡, 等 译. M] . 8 北京 :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1 9 8 9. [ ]马 克 思 , [ 北 恩 格 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M] . 9 京: 人民出版社 , 1 9 9 5: 2 5 4. [ ]阿伦特 . 过去和未来之间[ 王 寅 丽, 等 译. 南 京: 凤 1 0 M] . 凰出版传媒集团 , 0 1 1. 2 [ ]汤林森 . 文化帝国主义[ 冯 建 三, 译. 上 海: 上海人 1 1 M] . 民出版社 , 1 9 9 9. [ ]施特劳斯 . / /刘 小 枫 , 什么是自由教育[ 陈 少 明. 古 1 2 M] 典传统与自由教育 .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 0 0 5. [ ]阿伦特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孙 传 钊, 译. 长 春: 吉 1 3 M] . 林人民出版社 , 0 0 3: 5 4 5. 5 2 - [ ]亚里士多 德 . 政治学[ 吴 寿 彭, 译. 北 京: 商务印书 1 4 M] . 馆, 1 9 6 5: 4 1 2. [ ]卡尔 · 施 米 特 . 政治的概念[ 刘 宗 坤, 等 译. 上 海: 1 5 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 0 0 4: 2 3 8. [ ]约翰 · 麦考米克 . 施米 特 对 自 由 主 义 的 批 判 [ 徐志 1 6 M] . 跃, 译.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3 2 0 0 5: 3 7 9. - [ ]海德格尔 . 海德格尔 选 集 : 上[ 孙 周 兴, 选 编. 上 海: M] . 1 7 上海三联书店 , 1 9 9 6: 4 3 3. [ ]哈贝马斯 . 合法化危机[ 刘 北 成, 等 译. 上 海: 上海 1 8 M] .

。 现代世界正 取 得 这 样 的 共 识 , 即文化生态

的单一化对人类来 说 并 非 福 音 , 各文明类型有权利 保持其特有的生 活 方 式 , 并 尊 重 彼 此 的 差 异。中 国 教育若没有自己独 特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 就不会在文明 对话中赢得尊重 。 中国教育若没有培养出自己独特 的国民气质和价值 理 性 , 也就不会形成独特的文化 生态 , 从而也就不会 在 追 求 人 类 的 价 值 共 识 中 有 所 贡献 。 当下 , 中国教育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 如何形成 自己的话语系统 , 表达那些值得尊重的价值 , 是一个 严峻而复杂的问题 。 而一种值得尊重的对现代生活 有诱惑力的价值 , 必须从自己文化的“ 根” 里在与现 代文化的对话中创造性地转化出来 。 最后 , 中国教育 改 革 必 须 要 有 文 化 自 觉 的 清 明 “ 文化自觉” 理性 。 按照费孝通先 生 的 说 法 , 指生活 , 明白它 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对 其 文 化 有 “ 自 知之明” 的来历 、 形成过程 、 所 具 有 的 特 色 和 它 的 发 展 趋 向,
[ 2 4] , 。 中国教育若有文 亦非“ 既非 “ 复旧 ” 全 盘 他 化”

化的担当意识 , 就必须自觉地认识自己的文化 、 理解 自己的文化并致力于文化创新 。 中国教育的文化自 觉包括紧密相连的 三 方 面 的 内 容 , 一是要确立中国 文化在多元文化世 界 的 位 置 , 位置感是教育的安身 立命之所 ; 二是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 教育必须 通过价值创新自觉 地 参 与 到 文 化 转 型 之 中 ; 三是要 通过自主适应的方 式 与 其 他 文 化 和 平 共 处 , 为此教 育需要汲取 、 共享 人 类 的 文 明 成 果 。 总 之 教 育 的 文 化自觉既需要深刻体认 、 传续自身的文化精神 , 也需 要文化的自我反 思 与 超 越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文化自 觉不是一个非此即 彼 的 立 场 选 择 , 而是理性认识的 结果 ; 不是一个简 单 化 、 机 械 化 的 结 果, 而是一个复 杂的实践过程 。 文化既是社会 系 统 中 最 具 有 活 力 的 部 分 , 同时 也是社会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 。 中国教育文化建设 的成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中国能否成为塑造世界

第4期
人民出版社 , 2 0 0 0.

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

1 1  

[ ]晏阳初 .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 北 京: 人民教育出版 2 2 M] . 社, 9 9 3: 5 0 2. 1 5 - [ ]布迪厄 , 华康德 . 实践与 反 思 : 反思社会学导引[ 李 M] . 2 3 猛, 李康 , 译. 北京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9 9 8. 1 [ ]费孝通 . ]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思想战 2 4 J . ( ) 线, 0 0 4: 2 . 2

[ ]班固 . [ 汉书 : 北京 : 中华书局 , 9 6 2: 2 5 0 5. 1 9 8 M] . 1 [ ]钱穆 . 文化与教育[ 北 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M] . 2 0 书店 , 0 0 9: 7 5 7. 2 7 - [ ]梁漱溟 . / /中 国 文 化 书 院 学 术 委 员 乡村建设理论[ 2 1 M] 会. 梁漱溟全集 :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0 0 5: 6 5 3. 1. 2

T h e C u l t u r a l L o i c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g
GAO  W e i
( , , ) S c h o o l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h a n d o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J i n a n 2 5 0 0 1 4, C h i n a         g y  

: A b s t r a c t T h e c u r r e n t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s h o u l d c o n s i d e r t h e t o t a l i t o f c u l t u r e a n d t u r n t o t h e c u l t u r e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o f C h i n a s h o u l d b e a w a r e o f C h i n e s e m o d e r n i t w h i c h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y   , , e r l o b a l i t a n d l o c a l i t a n d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o f b t h e c r i s i s o f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t i t 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                         p g y y y y     s o n a l i t s s t e m a n d v a l u e s s t e m. T h e m a i n t a s k s o f c u l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t h e                           y y y   , r o s o l i t i c s . T h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l i t e r a c t h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t i t a n d t h e r e t u r n t o c u l t u r a l -                         p p y y   , e c t o f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a n d c u l t u r a l r e f o r m f o r 2 1 s t c e n t u r i s t h e r e v i v a l o f c u l t u r a l t r a d i t i o n                               p y   t h e r e t u r n t o e d u c a t i o n a l l i b e r t a n d t h e c r e a t i o n o f n e w u n i v e r s a l v a l u e .                     y   : ; ; ; w o r d s C h i n e s e e d u c a t i o n e d u c a t i o n a l r e f o r m; c u l t u r e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u l t u r e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K e -             y   t i t y ( 责任编辑   李   涛 )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的文化逻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9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19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