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取向的TPACK研究理路分析
本文关键词:实践取向的TPACK研究理路分析 出处:《长治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TPACK知识体系的构成及特点,然后从学习者、课程、技术特点三个方面阐述了面向教学实践时TPACK的具体表征与研究理路,为TPACK的实践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PACK knowledge system, then expounds the specific represent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 of TPACK in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learners, curriculum and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PACK's pract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长治学院电子信息与物理系;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改革,以提升我国教师的职业素养。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则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完善与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事业。在信息技术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2 鲍贤清;缪静霞;詹艺;任友群;;学习的生态和技术的功用——美国AERA2010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5期
3 詹艺;任友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4期
4 赵健;;走向学习、认知与技术研究的深度融合——《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三部分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宏宏;;高校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探讨[J];读天下;2016年22期
2 陈君贤;;“知识人”社会角色分类方法的启示——基于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6年06期
3 顾启元;王俊祥;;TPACK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22期
4 王新新;;“互联网+教育”下的外语教师TPACK框架构建[J];现代交际;2016年20期
5 赵志彦;;实践取向的TPACK研究理路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6 李志琛;胡典顺;;TPACK视角下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调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09期
7 王靖;陈卫东;;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本质再审视[J];远程教育杂志;2016年05期
8 孙璐;;试论TPACK整合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明日风尚;2016年16期
9 周玲;黄德群;;基于教学过程的乡村教师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模式研究——以韶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年08期
10 栾仁钢;;论TPACK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意义[J];明日风尚;2016年1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基于ICT的教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第13届UNESCO-APEID国际会议暨世界银行-KERIS“ICT在教育中的应用”高级研讨会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顾小清;;应对挑战:促进学习的整合途径——美国“AECT 2009年会”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3 陈维超;王小雪;;以整合的途径迎接挑战——美国AECT2009国际会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4 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5 卢强;郑立坤;;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艳;;技术创新、教育领导力与学习变革——“21世纪学习”国际论坛概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6期
7 孙名符;李保臻;;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8 任友群;鲍贤清;王美;张海燕;;规范与交叉: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美国AERA2009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5期
9 赵建华;朱广艳;;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所Jim Slotta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6期
10 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建群;;论“课程目的”的实践取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21期
2 白榕;;论研究生评价的问题及实践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8年32期
3 刘丽娜;;探究性课题学习的实践取向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3期
4 魏亮;;机制创新:教研重心下移,强调实践取向[J];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03期
5 吴应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践性探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陈萍;;实践取向理念下教师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年26期
7 陈立;;基于实践取向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26期
8 张飞;刘秀芳;;实践取向下教师教育者的示范角色探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常建勇;隋淑芬;;创新思维的实践取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邓纯余;;职业人文教育课程整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3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南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甘日栋 大化县委办 潘广福;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实践取向[N];广西日报;2013年
2 ;构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李瑾瑜;“反思”的本义与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张宗昭 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进一步解决好人大工作定位和实践取向问题[N];人民代表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玲;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向:知·情·意·行之统一[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3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4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