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张元济推动国民教育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7:31

  本文关键词:张元济推动国民教育之研究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张元济 国民教育 新式学堂


【摘要】:20世纪初,中国还处在被列强奴役的时期,社会封闭,文化落后,国民认识观念守旧。张元济目睹国家受帝国主义的欺辱,萌生了救国理念。他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提出欲强国必改革,推动国民教育,实现教育救国。他开办通艺学堂,培养人才。他兴办新式学堂,普及教育之路,昌明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实现救国梦想。他用新式教科书开启民智,实现智民,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培养国家发展的合格之才。他倾心商务印书馆,广纳人才,出精品,强国民,兴中华,造就民族文化精英,服务社会需要。他毕生以推动国民教育为己任,实现富国安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China was still in the period of being enslaved by the great powers. The society was closed, the culture was backward, and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understanding was old-fashioned. Zhang Yuanji witnessed the country being bullied and humiliated by imperialism. The idea of saving the nation came into being. He drew lessons from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proposed to reform the powerful nation, promote 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He set up a general art school to train talents. He set up a new type of school to popularize education. Changming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ulture, realize the dream of saving the nation. He uses new textbooks to open the people's wisdom, to realize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 to save the poor and weak of China, to train qualified tal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He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promoting 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aliz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rich countries by accepting talented people, strengthening the people, rejuvenating the Chinese nation, bringing up the national cultural elite and serving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We have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编辑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4-YXXZ-29)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朝政衰败,列强入侵,尽管社会仍旧处在封闭落后之中,但华夏大地上匆匆涌动着一种求新求变的思想。而此时的西方社会,思想、言论、民主、科学成为了一种时尚,中外对比,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自由与禁锢,显而易见。巨大的反差使得一些爱国志士甚为着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少波;读张元济先生《中华民族的人格》又一题辞[J];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2 贾平安;;张元济与通艺学堂[J];历史教学;1984年08期

3 赵春祥;张元济早期民主思想及其裂变——读《上光绪奏折》管窥蠡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汤志钧;;张元济和戊戌维新[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1期

5 仲玉英;张元济的文化观及其教育主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陈左高;张元济佚札(五通)[J];文教资料;2000年02期

7 山人;商务元勋张元济[J];阅读与写作;2002年05期

8 喻永庆;;近三十年来张元济研究述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芙蓉;;张元济的儒商出版思想——兼及对当代中国民营出版业的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何岸;;出版大家张元济[J];源流;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人凤;;《张元济全集》编辑纪事[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2 刘平平;;高山仰止——论张元济先生对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贡献[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艳;;试论张元济的编辑思想[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4 张人凤;;张元济《中华民族的人格》版本研究——兼述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振兴[A];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C];2014年

5 聂震宁;;培育出版的精神[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元济传奇[N];文汇报;2002年

2 刘杲;今天向张元济学习什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江村;张元济:融合文化理念与企业精神[N];东方早报;2012年

4 熊月之;一代醇儒张元济[N];文汇报;2012年

5 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 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N];光明日报;2007年

6 柳和城;陈云与张元济谁拜访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记者 陶玮 通讯员 孔华丽;张元济图书馆乡镇分馆实现全覆盖[N];嘉兴日报;2011年

8 记者 陶玮;上海交大向海盐赠送《张元济年谱长编》一书[N];嘉兴日报;2011年

9 张人凤 柳和城;《张元济年谱长编》新在哪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记者 陶玮;张元济图书馆新馆正式开放[N];嘉兴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柯凌云;中西会通语境下张元济出版思想探索[D];安徽大学;2016年

2 张会芳;论张元济的文献整理成就[D];郑州大学;2009年

3 荣远;张元济教科书编辑与出版经营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潘燕;张元济文献学成就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吴芹芳;张元济图书事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海鹰;“以扶助教育为己任”[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恩鹏;张元济群书解题目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誉[?;从早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活动看张元济的出版思想[D];苏州大学;2002年

9 江曦;张元济的版本目录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8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98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