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电视对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长时效应:一项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7:39

  本文关键词:电视对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长时效应:一项实证研究 出处:《教育研究》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视 学前儿童 执行功能 工作记忆 长时效应


【摘要】: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母亲回溯性报告的方式考察了儿童的电视接触时长和内容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关系。对于本研究的被试样本来说有以下发现:开始看电视的年纪越小,儿童的认知灵活性越高;背景电视时间越长学前儿童的工作记忆越差,电视观看时间越长工作记忆越好(本研究儿童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0.98h);动画片的幻想性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在抑制控制上,动画片的节奏与幻想性存在交互作用,快节奏且高幻想的动画片能促进学前儿童抑制控制的发展。因此,从研究的儿童样本来看,适量的择善而看可以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
[Abstract]:The length and content of TV exposure in preschool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mother retrospective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ecutive function of preschool children was further analyzed. For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found: the younger the age of watching TV, the higher the cognitive flexibility of children; Background the longer the time of television, the worse the working memory of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 better the working memory of TV watching time. (the average time of watching TV is 0.98 h / day in this study; The fantasy of animation can positively predict the inhibition control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of children; In suppression control, animation rhythm and fantasy exist interaction, fast rhythm and high fantasy anim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hibition control. Proper selection of good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xecutive function.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扩展家长和核心家庭与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行为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7BSH14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多数人每天都会看电视,即使不看电视也会处于背景电视之中,即电视一直处于播放状态,不管是否观看。与阅读相比电视会让儿童更加着迷,调查显示,许多儿童在学龄前期、甚至婴儿期就开始看电视了,[1]美国一项9 000名学前儿童的全国性大样本数据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柳娜,张日f;学前儿童用“人为不介入原理”区分生物、非生物能力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2 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J];心理学报;2005年03期

3 曾守锤;李其维;;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的发展变化[J];心理科学;2007年03期

4 岳慧兰;;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5 王琳琳;;试析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建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6 张丽玲;白学军;;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3期

7 林佳燕;傅根跃;;承诺对学前儿童违规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8 李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J];淄博师专学报;2010年03期

9 赵华;;学前儿童的发展性评价探索[J];教育评论;2010年05期

10 赵秀萍;;学前儿童假期返园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子娟;陈钳笙;刘李婉玲;伍瑞颜;胡婉姗;;香港入学前儿童的真实计算能力[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方荟;王美芳;邢晓沛;;学前儿童父母的教养压力与严厉管教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赵明旭;张丽锦;;当艺术与科学相撞时:学前儿童对生物概念的认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曹仁艳;王美芳;孙丹;闫秀梅;;学前儿童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信念[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爱荣;;学前儿童自律行为与母亲自律行为的关系(英文)[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丛中;;睡眠心理[A];睡眠医学与精神卫生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50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5年

7 曾守锤;李其维;;学前儿童对真实与想象的互动性事件的现实性监测的发展变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董会芹;张文新;;学前儿童对疾病起源的认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冯申禁;宋钧;佟乐泉;;学前儿童词汇理解发展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10 李长瑾;楼晨梦;;温州市学前儿童死亡概念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航;学前儿童情绪伪装的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赵一仑;拓扑占优[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妍;学前儿童理解和使用地图能力的发展及教育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秦春婷;学前儿童对几何图形的拓扑性和欧氏性的空间认知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3 王颜;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单语和双语学前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4 杜青芬;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耿柳娜;学前儿童生物性因果认知的发展——对“人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D];河北大学;2001年

6 彭淑娜;比较和语言名称对学前儿童类概念形成的作用[D];河南大学;2012年

7 方荟;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学前儿童气质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秦美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学前儿童宣泄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童莹;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郭腾飞;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98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98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