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及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4

  本文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及仿真研究 出处:《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资源 用户标注 资源评价 个性化学习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开辟了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新视野。然而,当前教育信息资源虽数量庞大,但整体质量不高,且缺乏对学习者的引导,容易使其出现"信息迷航",导致资源使用效益低下。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将用户标注应用于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解决思路。通过文献研究确定资源标注的指标,进而构建用户资源标注模型并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资源标注得分的计算办法,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对模型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用户资源标注模型是合理有效的,标注结果能向用户提供多元化反馈,在促进学习者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帮助教师推荐资源和提供个性化指导、促使企业改进资源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效益。
[Abstract]: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has opened up a new vision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However, although the quantity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huge, the overall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it lacks guidance to learners. It is easy to make it appear "information confusion", resulting in low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applying user tagg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termines the index of resource annot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n constructs and explains the model of user resource anno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score of resource tagging, and simulates the specific operation of the model by computer programm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of user resource annotation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agging results can provide multiple feedback to users and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learners' resource-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helping teachers to recommend resources and providing personalized guidance, and promoting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sour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us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71433004)“基础教育公平实现机制与服务均等化研究”
【分类号】:TP391.9;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其中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新动态,比如由教育部组织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区域试点的电子教科书开发行动、公共媒体发起的公开课项目、企业兴建的辅学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小勇,祝智庭;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2 刘喜怀;朱立军;;关于我省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4期

3 余慧娟;教育信息资源要走进课堂[J];人民教育;2004年11期

4 何贵阳,魏金萍,杨兰;加强学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促进教育信息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李玲鞠;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J];情报探索;2005年06期

6 郭治虎;杨晓宏;;甘肃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2005年05期

7 贾春燕,杨晓宏;甘肃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4期

8 胡卫星;;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问题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4期

9 叶惠文;莫f虎;;教育信息资源系统安全及解决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年13期

10 唐检云;贺佐成;;谈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优化[J];教育信息化;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申小玲;;加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曾介平;;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师素养的和谐发展 课题《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项研究》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段宝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蔡新元;;面向对象的网络设计教育资源构建[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刘丽萍;;整合外语教育资源,构建信息资源数据库[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王蓓蓓;孙雪冬;;辽宁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雄静;;构筑“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殿萱;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杨冰之;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益[N];光明日报;2005年

3 见习记者 郑旺;教育信息化迸发千亿级采购需求[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邸晓伟;教育升级“云”推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3年

5 本版撰稿 王英;扬信息风帆 开教育新路[N];吉林日报;2002年

6 记者 郜云雁;第五代教育资源浮出水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黄智军;教育资源共享难在何处[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雷小鹏 吴瑞 记者 强国峰;谋百年计 走强县路[N];延安日报;2010年

9 前线;2006教育行业信息存储大会[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朱振岳;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晓瑞;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爱芝;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杰;基于用户反馈的教育信息资源质量提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徐刘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利用的周期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夏秀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动态发展的知识节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野秋旭;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姜雨晴;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马佳佳;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送服务中的学习者模型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静;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服务匹配模型设计与验证[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孙新方;区域特色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实践及推进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5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05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