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大数据是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18-04-07 15:15

  本文选题:中国教育现代化 切入点:教育科学 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正一、教育研究在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上,要更多一点宏观思考2017年对我们国家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大家意识到,很快要召开党的十九大,今年是政治大年;今年也是一个教育大年,因为,我们将制定并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个规划,将对我们2020年、2030年以及2050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个总体性的安排。这是跟我们"两个百年"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个百年,我们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把一个什么样
[Abstract]:First, education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more macro thinking 2017 is indeed a very important year for our country.We all realize that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ho is about to convene the party soon, this year is the year of politics, and this year is also a year of education, because we will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2030".This plan will make an overall arrangement for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2020, 2030 and 2050.This is linked to our goal of two hundred years.The first hundred years, we entere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What's one like?
【作者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分类号】:G4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世远;简论中国教育现代化[J];江淮论坛;2002年01期

2 张平海;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王学文 ,尚继文;论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依附性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7期

4 李庆刚;论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依附性问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柳丽娜,李宜江;试论转型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边际化与价值定位[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6 张扬生;;第三部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6期

7 宋娜;;转变思维方式 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J];理论界;2007年01期

8 尹宗利;;试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吴柳;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及实施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10 程少波;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论纲[J];教育科学;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文心;;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现代化[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2 祁士清;杨泽华;;区域推进学陶研陶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A];庆祝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专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张东;为到二二年基本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而努力奋斗[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刘悦笛;中国教育现代化:曾有的多种选择[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何传启;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凝;新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三大任务[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军;试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涛;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重建[D];河南大学;2004年

3 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19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19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