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渊源、特征、趋向及反思
本文选题:教师课程理解 + 主观性问题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04期
【摘要】: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较为显性的问题,其产生的背景和缘由主要是诠释学问题对课程理解的影响,激进建构主义在我国课程领域的兴起,以及先进理念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滥用。这一问题具有复杂性、隐匿性、群差性、顽固性及破坏性等特征,并由局部问题向整体问题演变,是课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并与教学实践进一步结合。这迫使我们对其进行反思:第一,它是否会危急新课程改革;第二,导致其产生的二元对立模式能否被超越;第三,我国中小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课程理解;第四,面对即将全面铺开的新高考范式,它应怎样修正自身。
[Abstract]:The subjective problem of teachers'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is a more obvious problem since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entered the deep water area. The background and cause of its emergence are mainly the influence of hermeneutics problems on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and the abuse of advanced ideas and models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robl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occult, group difference, obstinacy and destructiveness, and evolves from the local problem to the whole problem. It is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and is further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forces us to reflect on it: first, whether it will be critical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econd, whether the dualistic opposites that lead to its emergence can be transcended; third, what kind of teacher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is need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our country; fourth, what kind of teacher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is needed; In the face of the new paradig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ow should it revise itself?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冲锋;;教师课程理解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2 王守纪;教师的课程理解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2年04期
3 孙宽宁;房林玉;;遮蔽与彰显——诠释学视野中的教师课程理解辨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孙艳君;;对教师课程理解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郭文霞;南钢;;论课程理解中的主体合作[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6 杨道宇;温恒福;;课程理解的三种范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7 孙宽宁;;当前课程理解研究的问题与应然走向——课程理解研究十年透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追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追问[J];教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10 孙宽宁;;简论教师在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存在[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秋霞;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栋;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与对策[D];渤海大学;2015年
4 黄茜;教师课程理解力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6年
5 李冰;农村教师课程的理解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明;课程生成中的精神“相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航;教师课程理解现状访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松;教师课程理解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江美菊;教师课程理解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9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1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