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对高中艺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本文选题:心理素质 + 应对方式 ; 参考:《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摘要】:该研究以423名高中艺体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元认知和情绪智力在心理素质与应对方式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元认知和情绪智力分别在心理素质与问题解决、求助的应对方式间起多重中介作用;(2)情绪智力在心理素质与退避应对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相较于情绪智力,元认知在心理素质与问题解决间的中介效应更强。
[Abstract]:In this study, 423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ple mediating roles of metacognition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mental quality and coping style by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tacognition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ere respectively in mental quality and problem solving. The coping style of seeking help plays a multi-mediating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avoidance coping. (2)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lay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avoidance coping. Compared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tacognition has a stronger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problem-solving.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叶飞;谢光荣;;情绪智力、自我领导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积极情感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03期
2 韩磊;任跃强;陈英敏;徐洁;高峰强;;羞怯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安全感和应对方式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05期
3 罗世兰;张大均;潘彦谷;;初中生心理素质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02期
4 董泽松;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5 张娟;梁英豪;苏志强;程刚;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正性情绪的关系: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9期
6 何安明;惠秋平;刘华山;;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感恩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科学;2015年02期
7 苏志强;张大均;;8~12岁儿童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2期
8 邹泓;刘艳;张文娟;蒋索;周晖;余益兵;;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的评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1期
9 廖友国;;中国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5期
10 张晓宏;陈建军;;初中生应对方式和元认知水平的相关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万芬;潘彦谷;张大均;刘广增;罗世兰;;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2 廖利华;侯艳飞;陈勇信;张再华;盛国刚;;技工型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7年15期
3 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罗世兰;刘广增;;青少年父母依恋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4 罗世兰;潘彦谷;张大均;陈万芬;刘广增;;心理素质对高中艺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学探新;2017年04期
5 朱珠;;对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以呼和浩特铁路局为例[J];现代国企研究;2017年12期
6 刘向萌;毕重增;周迎楠;楚丙华;;自信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清晰度的中介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7 王长奇;乔小芬;王金朋;马文有;佟久芬;侯建春;郭金刚;;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父、母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年06期
8 任跃强;韩丕国;高峰强;韩磊;;羞怯与物质主义:自我控制和社会比较倾向的多重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3期
9 邱方玲;曾哲;;护理单元护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14期
10 李峰;雷晨雨;吴硕娜;;新公共管理视角下产业扶贫可持续性探析——基于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扶贫调研[J];新西部(理论版);2017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磊;窦菲菲;朱帅帅;薛雯雯;高峰强;;羞怯与攻击的关系: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01期
2 牛更枫;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网络匿名性和同伴网络偏差行为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11期
3 杨元花;曹中平;黄月胜;;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J];湖湘论坛;2015年04期
4 陆遥;何金波;朱虹;吴思遥;蔡太生;胡献;毛巍嶷;;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5 韩磊;陈英敏;高峰强;;羞怯的多学科研究述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苏志强;张大均;;8~12岁儿童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2期
7 夏凌翔;高昕;夏欣;;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作用的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5年01期
8 朱焱;胡瑾;余应筠;卢芸;;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J];中国学校卫生;2014年11期
9 齐晓栋;张大均;;中国文化背景下特质自我控制与心理-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廖友国;;中国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梅;论高校对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2期
2 田芳;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吴亚俊;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S2期
4 赵雪竹;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J];河北医学;2001年10期
5 魏淑贤;进行“赏识—成功”教育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01年09期
6 武任恒;试论心理素质的概念、意义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04期
7 祝春兰;;师范生心理素质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8 孙国芳;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刘运芳;中小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结构研究[J];教育探索;2004年06期
10 畅芳珍;对心理素质的一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庆兰;;护士的心理素质与心身护理[A];全国民政医学护理专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江琦;张大均;;青少年考试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及问卷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红义;;河南省师范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建军;李逸龙;;心理素质及其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中的作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孟亮;房居清;;教学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赵兴奎;张大均;;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荆华;;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与修养[A];河南省急诊新理念、新视角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郝小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严冬云;;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徐永丽;张琦;张德全;;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明榜 王伟(作者单位:8660部队);锻造过硬的心理素质[N];人民武警;2007年
2 曾杰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N];人民武警;2007年
3 本报记者 何瑞琳;招聘先“考”心理素质[N];扬州日报;2010年
4 晴隆县大厂镇大厂中学 王丹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N];贵州民族报;2013年
5 熊汉涛 ;强化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心理素质[N];解放军报;2004年
6 吴晓波;强化指挥员的心理素质[N];解放军报;2006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沃建中;提升学生的成功心理素质[N];人民日报;2009年
8 尹广;强化战时心理素质[N];中国国防报;2001年
9 江苏总队淮安市支队 朱波;提高哨兵心理素质的思考[N];人民武警;2003年
10 乌鲁木齐支队 田贵忠;锻造处变不惊的“心理强手”[N];人民武警;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保霞;护理本科生心理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俞丁楠;青海藏族初中学学业成绩与心理素质的生态化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3 赵宁;飞行员心理素质与飞行安全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年
4 戴智杰;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熊梓云;论心理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7 连鸿丹;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颖;理工科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徐桂清;师范生的心理素质、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馨;公众心理素质判断标准及其训练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5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3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