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的比较:转型期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研究
本文选题:转型期 + 大学生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幸福感关乎对大学生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理解,也是转型期我国社会文化特征一定程度的反映。为研究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对长春市某所全国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二学生及其父母共91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比较视角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父辈不同,并且大学生的幸福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动机更强;城镇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意识、追求幸福动机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城镇大学生的成就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幸福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动机差异显著,同时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也有所不同。
[Abstract]:Well-being is rela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living state and attitude, and it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untr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order to study the happines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917 college sophomores and their parents in a national unified enrollment college in Changchun. The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how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well-being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parents, and the happiness consciousness and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heir parents, whil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happiness consciousness of urban and rural college students ar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heir par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tivation of pursuing happiness, but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ities and tow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awareness of happiness and motivation for pursuing happiness among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affecting well-being are also differen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及健全人格培育研究”(BBA120020)资助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会会;;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的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2期
2 方敏;王勇;任卫红;;不同阶段学生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1年07期
3 张玲;;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王乐;;论语言变化的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梁杰芳;文欢;陈柏林;曾家琨;;青少年幸福感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李雪松;;开拓与创新——《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评介[J];焦作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邵丽娟;谭娜;;会计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治理措施[J];大视野;2008年07期
8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10期
9 申学红;冯贝贝;;浅议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J];青春岁月;2013年04期
10 肖波;;心理求助行为影响因素初探[J];内江科技;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海峰;张向葵;;国内外关于身体自尊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程秋生;李建丹;程建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渭玲;;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暴力接触及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宁式颖;郑璐;李响;惠文佳;;青少年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范巍;王重鸣;;个体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腾;;铁路青年创新能力主观影响因素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青春;高兴;;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速度赛马成绩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李洪_";周代全;黎川;;数字化X线摄影床旁照片体会[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晓凌;沈萌;邱君;;河南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马文杰;冯中朝;;湖北2004年度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商品外弱内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乘瑜;政策是医药股最大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记者 曲德辉;下半年信贷投放存在两方面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8 李海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利率曲线:影响因素与改革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要考虑更多交互影响因素[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养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影响因素及进展预测模型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杨志兵;误导信息特点分析及其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3 金家华;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用户知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董开栋;手机新闻的使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申洪源;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骏;用户接受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兰平;本科生工程领导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姗;微信公众号用户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刘旭红;农民进城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耿美琼;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5 徐荣荣;高中英语课堂学生沉默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梦阳;大学生信用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岩峰;高中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虞亚君;大学生奉献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于伟红;环首都经济圈外来人口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阳;河北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6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0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