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的视角分析中国班级的特性
本文选题:儿童视角 + 中国班级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迄今为止,有诸多中外学者曾探究班级的特性。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分析班级的特性,认为班级是动态开放的,而不是静止封闭的,不同阶段的班级应有不同的特性,小学阶段的班级应是家庭式的微观社会,中学阶段的班级应是教师指导下的半自治微观社会,大学阶段的班级应是学生自治的青年联盟,并对其进行具体的阐释。
[Abstract]:So far,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and thinks that the class is dynamic and open, not static and closed, that the class in different stages should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should be a microcosmic family society. The middle school class should be a semi-autonomous micro-socie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and the university class should be a student autonomous youth union, and it should be explained concretel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蓉;;别让班级舆论任意“肆虐”[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4期
2 蒋丽华;;如何创设班级主题环境[J];新课程(下);2014年05期
3 庄贞银;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要点[J];幼儿教育;2005年07期
4 岳崇梅;;班级管理不要只管人[J];教书育人;2007年25期
5 彭顺龙;;营造良好班级环境小议[J];安徽教育;2009年01期
6 唐春林;;论与新课程教学相适应的班级环境[J];新课程(教师);2010年03期
7 庞荣瑞;;价值观的外显——班级环境布置的文化视角[J];学校管理;2010年03期
8 胡成兰;;班级环境教育刍议[J];新课程(教研);2011年05期
9 许永祚;;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教师应充当怎样的角色[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9期
10 陆小燕;;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琴;;因地制宜,创设特色班级环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2 周敏莹;张敏强;;班级环境、自我监控与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黄卫明;姚琼;桑青松;;不同班级环境中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差异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江光荣;;班级环境:结构和测量[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李艳茹;;浅谈我园班级环境的创设[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李玲;王静;;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王晓梅;;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之我见[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武虹;;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黄仁丽;;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10 孟良;;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建设与管理班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团风县马曹庙中学 林晓玉;营造良好班级育人环境[N];黄冈日报;2010年
2 张培新;献给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胡荣慧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刘祝仪;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4 李夕芳;关键、核心与主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李天朴 元坝区卫子镇小学;如何创建班级特色[N];广元日报;2011年
6 蕲春县向桥中学 陈大鹏 吴秋云;加强环境建设 促进和谐班风[N];黄冈日报;2006年
7 新民小学 付希红;让学生自己做决定[N];泸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徐德明;如何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7年
9 柯杨;“校内留学”:学习有压力可换班[N];河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苏婷;让每一个班级都精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衣海霞;专科生班级环境与学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牛海丽;班级管理视角下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唐锋;幼儿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黎峥;小学生参与班级环境建设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秋瑾;初中生班级环境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6 石红霞;初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班级管理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娜;中学生感知的班级环境与其友谊质量的关系:亲和力的中介作用和中心度的调节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富荣;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宁雪萍;初中班主任领导风格与班级环境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孙亚红;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7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0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