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感知的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17 21:23

  本文选题:初中生 + 公正世界信念 ; 参考:《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2期


【摘要】: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倾向,对于个体发展具有普遍影响,但是在学校情境中探索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却很有限。本研究以郑州市两个区县的258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从班级生态环境的角度,探索个体对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感知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可显著预测其学业成就;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可分别通过对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感知间接影响其学业成就,公正世界信念还可以通过感知的教师支持影响对班级公正的感知,进而影响学业成就的多重中介路径发挥作用。个体对班级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感知是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途径。
[Abstract]:As a social cognitive tendency, the belief in the just world has a universal influence on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lief in the just world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in the school context is very limited. In this study, 2584 first-yea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wo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Zhengzhou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belief in the just world on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las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individual perception of teacher support and class justice between the tw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th-world belief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predict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significantly, and after controlling gender and age, students' faith-world beliefs can influence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indirectly through their perception of teacher support and class justice, respectively. Belief in the just world can also influence the perception of class justice through perceived teacher support, and then affect the multiple mediating path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Individual perception of class teacher support and class just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nfluence academic achievement by just world belief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5JC190005)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智昌;;发展性学业成就调查何以可能[J];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2 朱毅;胡姗姗;;试论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文教资料;2008年33期

3 赵淑梅,张建英;高中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个体心理影响机制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3期

4 沃建中;王福兴;林崇德;刘彩梅;;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5 颜华平;;小学生生活适应性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网络财富;2009年22期

6 戚炜颖;孔津华;;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探究及其具体干预[J];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24期

7 颜华平;;对小学生生活适应性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初步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2期

8 黄小洁;曾毅茵;;初中生学业成就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21期

9 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信息处理的定位[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4期

10 颜华平;;小学生生活适应性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左志宏;;学业成就中等生与优秀生学习风格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袁潘;李丹;刘俊升;宗利娟;;三到六年级儿童学业成就、行为内化和受欺负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纪春梅;;西藏农牧民子女学业成就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拉萨七县一区农牧民子女学业成就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任玉丹;边玉芳;;学前教育对青少年认知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安连超;;高中生学业成就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盖笑松;李厚仪;;PPCT模型视角下青少年未来取向对学业成就的作用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徐晓飞;;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新进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潘佳丽;刘俊升;;同伴群组情境中儿童应对潜在冲突的策略:发展特点及其适应功能[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余古;亚裔儿童“聪明”另有原因[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小学生学业成就目标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熊莉;童年中期受欺负、抑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萌;童年中期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武丽丽;大学生意志力量表的编制及其与学业成就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徐丽军;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硕士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庄瑜;学生社会资本与学业成就的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士雷;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对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谢小红;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进城流动学生的学业成就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丙元;影响高中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心理因素的探索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32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32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