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范式问题与反思
[Abstract]:The key to a subject being called science lies in its systematic, distinct system of research method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For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of pedagogy, the research method determine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pedagogy.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basic paradigm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probing into the existing paradigm problems of educational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China, and exploring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in China. In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empirical and speculative research paradigms have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ological status. At present,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 system is strongly endow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more and more inclined to use quant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hybrid research formed by integrating quant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t present,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paradigm in China is still unitary, and speculative research is still the main method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Alth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proport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is very small. The method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and norm, strengthen the orientation of empirical research, advoca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paradigm, strengthen the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mixed researc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0-0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王红蕾;;混合方法研究的方法论与实践尝试:共识、争议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4期
2 唐涌;;混合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02期
3 夏世英;;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刍议[J];教育评论;2014年07期
4 袁征;;教育研究的实证与思辨——从《无声的革命》看教育研究的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阎光才;;对英美等国家基于证据的教育研究取向之评析[J];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6 姚计海;王喜雪;;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7 张绘;;混合研究方法的形成、研究设计与应用价值——对“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5期
8 彭荣础;;思辨研究方法:历史、困境与前景[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9 高耀明;范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1979-2008——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高等教育专题”高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10 胡中锋;蒋毅欢;;教育科学研究中量的研究之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振国;;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刘善槐;;农村教育问题驱动下的量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姚计海;;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范式问题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3期
4 易兰;陈恩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研究:现状与启示——基于1949至2015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04期
5 李天才;王军涛;;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年03期
6 吴亚婕;刘春萱;;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J];开放学习研究;2017年01期
7 虞天意;马志强;周文叶;;基于证据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2期
8 裴昌根;宋乃庆;;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2期
9 陈明选;俞文韬;;信息化进程中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12期
10 李怀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天君;;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01期
2 张东辉;;美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最新进展:混合法研究的兴起与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4期
3 宁莉娜;;逻辑:生活视界的理性支点[J];学术月刊;2012年10期
4 朱迪;;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5 R.舒斯特曼;李军学;;实用主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十条原则[J];世界哲学;2011年06期
6 张培;;混合方法研究:范式、设计与质量标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格特·比斯塔;赵康;;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证据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1期
8 高耀明;范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1979-2008——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高等教育专题”高被引论文的内容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9 尤莉;;第三次方法论运动——混合方法研究60年演变历程探析[J];教育学报;2010年03期
10 鞠实儿;;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民族志和历史学的观点看[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琴英;论解释学与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视野[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陈桂生;;略论“教育研究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3 冯向东;;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分层[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4 邓猛;朱志勇;;从话题到问题:教育研究方法刍议[J];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03期
5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出版[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6 王梅;;进入21世纪后探讨教育研究方法之回顾与展望[J];文教资料;2010年23期
7 李磊;;质的教育研究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03期
8 张国杰;析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9 杨小微;;从复杂科学视角反思教育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3期
10 秦著红,王桃英;浅析质的教育研究方法[J];南昌高专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成亮;1978年以来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3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13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