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内涵及制作——兼谈微课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23 06:26
【摘要】:自微课产生,其便在理论与实践界大展拳脚,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对于微课的发展,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然而,微课的大热有其深刻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求,其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正视微课,正视微课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制作微课,让微课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继续"大热"是为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分类号】:G434
本文编号:2551977
【作者单位】: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民;;高校微课作品制作技巧探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4年03期
2 潘行汉;;有效学习与微课信息技术[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7期
3 张雪松;;微课在农村初中教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下);2014年06期
4 孙小蒙;葛元殠;叶大鹏;;微课建设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年24期
5 肖安庆;李通风;谢泽源;;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优势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年10期
6 邓飞;王玉英;;关于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的有关探析[J];中小学电教;2014年04期
7 蒋成杰;;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1期
8 唐柱斌;肖志坚;梅少敏;;微课发展辨析及构建评价[J];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12期
9 滕藤;;浅论微课资源的开发[J];科技风;2014年11期
10 杨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3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岚;初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有效性调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5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5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