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主义课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42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新;张丽霞;;生态化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胡东宽;;生态伦理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覃新菊;;浪漫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合流——21世纪的文化新景观[J];鄱阳湖学刊;2011年04期
4 朱晓荣;;来自大自然的控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人与鼠》(英文)[J];海外英语;2011年05期
5 焦艳鹏;;论生态主义视域下刑事法的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龚天平;何为芳;;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夏少敏;王凤斌;;环境法治的价值——自然权利和人类福祉[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孟胜昆;;美在否定的瞬间生成:《青山》的认知诗学解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余俊;;论环境难题对法律科学的范式影响——兼与蔡守秋教授商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孙平;李和平;;生态女性主义评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学农;;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红绿融合——对佩珀和多布森观点的比较和评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苗福光;;从生态学到生态主义:思维模式的范式革命[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覃新菊;;浪漫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合流——21世纪的文化新景观[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晓东;夏权威;;略论绿色民族生活方式[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南京市玄武区构建生态式学习型社区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策略[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峰强;焦亭;;过程心理学与中国道家思想[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忠民;;绿色壁垒的背后[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8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朱东风;;基于后现代生态主义的城市发展思考[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林喜杰;;女性的自然——谈李小洛诗歌女性生态写作意识[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大学 王晓华;中国生态主义思潮仍在起始阶段[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佟玉洁;艺术生态主义在中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诠释民法生态主义[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冉茂金;《青山常在》传递生态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王晓华;关怀女人就是关怀所有生命[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郇庆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政治视角下的“非物质经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李士菊;史论纵横探讨社会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年
8 张文彪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佛教环境思想与西方当代的环境哲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书评人 唐纳;齐泽克还给你一把破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成华光;生态文明与否[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毅;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政策分析理论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4 黄晓云;生态政治理论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王毅;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万希平;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王建明;红绿对话[D];苏州大学;2006年
9 金纬亘;西方生态主义政治思潮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华章琳;自然意义的本质道说[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晨洋;生态主义影响下的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杨季兵;论生态主义教学价值观[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波;当代西方景观建筑美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卢荣友;我国环境法的价值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张莹;“……就这样/我们浮躁思想打搅着自然的安详”[D];苏州大学;2009年
7 刘超;绿色的镜语[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张磊;生态主义视阈下的薇拉·凯瑟早期创作[D];兰州大学;2007年
9 曾艳;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张丽;《白鲸》:现代生态危机的文学寓言[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7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6778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