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农村留守学生不能被“污名化”

发布时间:2017-10-08 20:29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不能被“污名化”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留守学生 “污名化” 社会融合 积极心理学


【摘要】:夸大留守的消极作用和留守学生身上的问题容易导致其被"污名化",从而给留守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沉重压力。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及自编问卷对1007名15~18岁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并非一定造成留守孩子心理问题。相比于父母外出打工,富裕家庭关爱缺失导致孩子心理问题更多。同时,也应看到,留守家庭教育缺失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受到影响,留守家庭学生"亲社会行为"相对弱势,他们需要也值得社会同情、帮助与关爱。建议政府、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农村留守学生:培育留守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他们社会融合;加强对留守家庭的帮助指导,补偿家庭教育缺失;消除对特殊群体的习俗偏见,创建公平和谐环境。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所课程和信息技术研究室;
【关键词】农村留守学生 “污名化” 社会融合 积极心理学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董奇|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所课程和信息技术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上海200032)。近年来,农村留守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有些研究结论和社会舆论夸大了留守的消极影响,导致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被“污名化”,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融合,也不利于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珍玉;刘福初;;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3期

2 温生彬;;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从沟通开始[J];学周刊;2011年19期

3 郑骄虹;;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下);2014年04期

4 杜丽;蒋楠;;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现象引发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4年06期

5 张正堂;;初探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6期

6 王庆春;吴婷;;留守学生心育例谈[J];学校管理;2006年04期

7 陈宗海;;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贵州教育;2008年01期

8 毕朝晖;方定超;王艳伟;柳永红;李金东;王辉富;;关爱没有假期——春节期间全省各地加强留守学生教育扫描[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9年03期

9 任建华;;留守学生的关爱与教育[J];教书育人;2010年07期

10 杨兆丽;;浅谈“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艳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黄艳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郑哈日;;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之我见[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杨长艳;;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关爱留守学生的协调及对策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赵万安;;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6 邓端清;张学英;;留守学生自我保护措施及方法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饶丽君;;整合家-校-社区资源 拓展心理教育空间[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陈旭;周菲;;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固镇建立“爱心驿站”关爱“留守学生”[N];蚌埠日报;2006年

2 杨超 王坤芳;关注“留守学生”身心健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关注“留守学生”我们能做什么[N];中国教师报;2006年

4 ;关注“留守学生”我们能做什么(续)[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通讯员 邵贞溪邋田毅 刘胜红;咸丰建立关爱留守学生长效机制[N];恩施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杜修战;给留守学生一个家[N];广安日报;2006年

7 曾妮;关爱留守学生 图书半价“义卖”[N];广安日报;2007年

8 记者 左丽琼;爱心筑就留守学生之家[N];广元日报;2007年

9 卢达昌 唐永红;剑阁开展教育资助关爱留守学生[N];广元日报;2007年

10 袁雅逊;我州首家“留守学生之家”在康定成立[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顾颜;吉林省留守学生健康素质、心理韧性及前瞻性适应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刘波;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探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周连;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慧莉;中职校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碧英;论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弹性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丽;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王磊;现代通讯技术环境下改善农村留守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华;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6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96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